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导购
Guide
晒物
Show
游记
Tour
骑行
Cycling
玩车
Bicycle
装备
equipment
记录
Doing
每日签到
DSU
每日签到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排行榜
设置
退出
天空自行车
»
论坛
›
讨论区
›
单车技术
›
预算大作战 传统码錶 V.S GPS码錶
返回列表
查看:
3980
|
回复:
0
[装备]
预算大作战 传统码錶 V.S GPS码錶
[复制链接]
yiminga
当前离线
积分
1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yiminga
发表于 2015-11-2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百度
谷歌
雅虎
搜狗
|
搜搜
有道
360
中搜
百度
谷歌
雅虎
搜狗
搜搜
有道
360
中搜
[B]
传统码錶 V.S GPS码錶
遥想当年,小编在开始接触自行车运动时,买来的第一辆车是台二手登山车,前车主也蛮耐斯的把车上的码錶一併随车附赠。那时骑车只是到处走走玩玩,码錶的功能自然不太在意,只要有时间跟速度就可以了。一段时间后换了台公路车,店家一样很耐斯的送了我一个新码錶,这颗新錶看来就高级得多,除了是无线传输外,还多了个迴转速可以显示,加上其他基本的功能,在2008年单车正热那时也算是还不错的码錶了。
也约略在那个时候,自行车錶开始加入计算心跳的功能,对于需要训练的车手有极大的助益,高阶码錶市场因而洗牌了一阵,但是平庸如我,哪里需要什么心跳来定强度?出去骑车就是骑到骑不动为止就算精实,码錶的功能也仅侷限于时速、转速和时间而已。虽然一段时间后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买了颗手腕式心跳錶,不过当时民智未开,就算有数据也不会分析,了不起看一下最大心跳,然后随意订几个强度区间,那时我还天真的以为练车就是这样了。
以前对车錶的功能不是那么要求,只要有时间跟速度就可以,再加个迴转甚至心跳就很了不起了
但是代誌绝对不是憨人想得那么简单,心跳錶这东西就跟以往可以拍照的彩色手机一样,在那当下我们都觉得很酷,但是在iPhone与Garmin Edge 705出现之后的景况,你知道的。行动通讯界那时候在被iPhone颠覆主流的同时,自行车錶市场也推出了划时代的Garmin Edge 705。卫星导航、路径纪录、连结电脑等前所未见的新功能,着实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变化。自此之后GPS车錶立刻一跃成为众人的新宠,也逐渐瓜分掉传统车用码錶的市场。
虽说GPS车錶功能多实用性高,然而价格居高不下成为许多人迟迟无法下手的原因,直到Bryton Ride 100在今年以新台币2000元(仅车錶本体,未含其他配件)的优势价格现身后,小编突然发现其实GPS车錶也能够高贵而不贵,算是在高阶传统码錶与入门GPS车錶间的一个新选择。那么,在两种不同类型,价格又有些许差异的码表之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呢?让小编来分析给大家参考一下。
如果以Bryton Ride 100为门槛,其实GPS车錶也能够高贵而不贵
首要考量因素-价格
价格是许多人会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準备入手第一颗码錶的人,更是会在各种价格带中犹豫不决。根据小编花了一上午针对网拍的各式码錶研究了一番后,发现其实码錶的价格差异还蛮两极化的,从最便宜的500块开始,一路上到万把元的顶级码錶,落差之大令人不得不谨慎面对。几百块的码錶当然功能就阳春了些,不过基本的时速、里程数、时间等功能都还是具备,好一些的还能搭配迴转速与心跳錶,当然,价格也要贵上一咪咪。但若是跟动辄4000起跳的GPS车錶,这类传统码錶价位确实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範围。
不能说这类型的码錶不好,只能说它们的功能不够多,对于只是想运动健身或是单车旅游的族群,我想是足以应付需求了,也因为功能简单,价格才能够如此弹性。一直到了2000元左右价位,大概都只能挑选没有GPS功能的码錶,想要进入GPS车錶的门槛,大概就落在Bryton Ride 100这颗刚好只卖2000元的码錶上头,因此Bryton Ride 100可以说是车錶有无GPS功能的一个分水岭。
跟价格并驾齐驱的因素-功能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GPS功能?因为有GPS纪录功能的码錶才有办法将档案上传至电脑中,这是多数传统码錶无法做到的。将纪录上传电脑有什么好处?第一,不用自己去记录今天骑了多少,骑得如何,只要将档案上传,利用轨迹记录就能够知道当天骑去了什么地方,状态一清二楚。就算累积很多笔的骑乘资料,在电脑的辅助之下,每一笔数据都能妥善管理,搜寻时间大幅缩短。而心跳、时速、距离、迴转、功率等重要资讯,档案上传后全部一目了然,不需要再浪费时间自己去纪录。
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分析。过往在传统码錶上头的资讯即便都保留,但也很难真正去分析一些什么头绪出来,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对于运动生理学的知识简直乏善可陈,所以也只能对着码錶里头的数字自我想像,偶然见到最高速度突破50,简直快把自己当职业选手崇拜了,殊不知那只是顺风加微下坡的加乘效果而已。
GPS车錶可将档案上传电脑,利用软体分析骑乘状态,这是传统码錶无法办到的
如今各家车錶厂牌都有自己的一套分析软体,档案上传后骑乘状态通通摊在阳光底下,哪一个路段比较快,哪个一路段开始衰退,一看就知道。更好一点的软体还可以评测选手的状态,告诉你目前体能在往上爬还是在走下坡,进而订定合适的练习课表。现在还有许多知名的线上运动软体如STRAVA、Training Peaks,也是都需要靠錶头的档案传送上去,才能够跟来自世界各地的车手们比较计时时间。数据分析的功能,是GPS跟传统码錶最大的分野,也是GPS车錶成为主流的一大因素。
ANT+通吃的时代来临
看到这里好像非换GPS码錶不可的样子了,不过先等一下,GPS车錶还有其他特点先让小编讲完再出门去买錶。传统车錶分为有线或无线两种方式来连接速度或是迴转速感应器等配件,目前主流是无线传输。然而由于各家系统是各自开发的,在不同厂牌间的配件与錶头无法共用,所以只要换了车錶,基本上所有东西都要全部换过的意思。
跟传统码錶全然不同,目前GPS车錶通通採用ANT+通讯协定,不同厂牌之间的配件只要能发射或接收ANT+讯号的都能交换使用,所以想换车錶就换车錶,换配件就换配件,不用再像以前捶心肝地整组换掉。新一代的还可以使用蓝芽讯号,让码錶跟手机可以有更多的连结运用。
多数GPS码錶与相关配件都採用ANT+通讯协定,各家的产品都能搭配使用,不用像以前换一个就要换整套
不会过时 可不断更新的GPS码錶
最后的一个原因,跟功能比较无关,那就是GPS车錶可以利用USB来充电,同时也可以拿来更新韧体。用USB充电的好处是不用一直浪费电池,是个相当环保的做法。更新韧体则是可以解决一些程式上的毛病,或是增添一些新的功能,这绝对不是一般传统码錶可以提供的,所以就算是比较早期的GPS车錶,许多车友还是利用不断更新的方式让它继续服役,在台湾最有名的就是Garmin Edge 500了,产品生命之长搞不好你我身边都还留着呢。
一连串分析了传统与GPS码錶的特点,在预算与功能的权衡中,小编心想大家应该都有了底,而且当下不断有低价的GPS车錶出来抢市,的确是个入手次世代码錶的时机。目前以Bryton Ride 100不多不少刚好两张小朋友的价格最为实惠;车錶大厂Garmin则是以新一代的Edge 25应战,不过近5000元的价格就稍为偏高了些。面对实力强大,价格却又更加诱人的GPS码錶,车友们还在等待什么呢?
面对实力强大,价格却又更加诱人的GPS码錶,车友们还在等待什么呢?
[/B]
回复
百度
谷歌
雅虎
搜狗
搜搜
有道
360
中搜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