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楼主: 余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游记录]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10 | 只看该作者 | 百度  谷歌  雅虎  搜狗 | 搜搜  有道  360  中搜 

本帖最后由 余哥 于 2011-6-19 11:13 编辑

饮水思源,树茂寻根。毛泽东以他的雄才大略、超人胆识点燃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最终席卷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就意味着背叛”!没有星火,何以燎原?


我们不但应该倍加珍惜,还应该以浓重的笔墨、多彩的画面、雄浑的旋律,将这一象征着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民族气质的伟大的井岗山精神 ,镌刻在我们后辈的心灵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6 19:47
  • 签到天数: 437 天

    [LV.9]以坛为家II

    42#
    晖哥 发表于 2011-6-1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牛人!佩服!井冈山,一直想去的地方。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牛人!佩服!井冈山,一直想去的地方。
    晖哥 发表于 2011-6-19 11:16



        导游就用一句话向我们概括了井岗山的革命历史:井岗山,历史红,山林好。其实,在江南,到处都有名山,远的不说,在江西境内就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名山,论自然景观,井岗山实在不出众,但是在这里诞生了红军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走出了毛泽东、朱德等伟人和彭德怀、陈毅等一大批将帅,山因革命而变红,革命因山而走向成功,井岗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在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中国的希望,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山”。
      井岗山位于湘赣边境的罗霄山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山高林密雨是这里的常客,基本上每天都要下一场雨。热情的江西导游行前曾特意叮嘱我们,要带上雨具。可是我们还是心存侥幸,或许也是想感受一下井岗山的雨,大部分人都没有带伞。就在我们在黄洋界下车时,井岗山的雨就很热情地候着我们了。雨细细的,柔柔的,落在身上酥酥的,有点凉意,一下子消除了我们登山的疲惫。而蓊蓊郁郁的五百里井冈,此刻添了墨染水洇的韵味,成了一幅写意的山水画。
      在雨中,我们登临了黄洋界硝口。有一句话说的好:不到黄洋界,井岗山不算来。黄洋界是井岗山五大哨口中最险竣的一个。站在硝口前,前面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峭壁,远处是此起彼伏的群山,一条小径像麻线一样在山谷中绕来绕去,这里的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关。在雨中,游人们纷纷放下雨伞,脱下雨衣和那门见证历史的小钢炮合影留念。雨声渐渐大了起来,落在密密的松枝间,溅在游人的头上身上,犹如春蚕吞吃桑叶的沙沙声,更似隆隆的枪炮声,此时的人们或低头沉思,或极目远眺,回忆着80多年前的血雨腥风,遥想着“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激越。据说在当年的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仅用一个营的兵力就打垮了敌人四个团的兵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是什么使红军打垮了敌人,不仅仅是黄洋界的险要地形,更因为革命军人为人民而战的英雄气慨吓阻了敌人。
      历史和现实有时走得很近。记忆中,伟人一般高居庙宇,平头百姓轻易见不到的。而此时,我们就站在大井的毛泽东故居前。青松翠柏前伟人的雕像栩栩如生,而在那棵枫树下的巨石前,我依稀看见了伟人正坐在上面读书看报呢。此时的他在思考什么呢,是严峻的敌我形势,还是中国革命的前途?那篇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大概就是在这里构思成熟的吧。走过故居的后面,有两棵大树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两棵树一棵是椤木,一棵是红豆杉,郁郁葱葱,有上百年的树龄了。两树形同亲密的战友,相拥而立数百年。当年朱德和毛泽东会师井冈山,人称会师后的红军为“朱毛红军”。这两棵树也就成了朱毛深厚战友情谊的象征。
      要说当年的革命有多残酷,环境有多恶劣,红军有多么顽强的意志,走进小井的红军医院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上,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医疗器械,竹制的镊子、刀、剪、夹板等,还有从山上采来的草药。一楼两侧分布着轻重伤员的病房,这些病房,非常简陋,病房里安放了四五张木板,木板上铺着茅草和破损的粗布。在这里,大部分病伤的红军医治痊愈后重新走上了战场,也有一些人因为伤重和缺医少药就永远地躺下了!而在后来反围剿失利后,这里的重伤的红军战士受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红军战士坚贞不屈,宁死不说出红军的下落,最后被拉进旁边的稻田里枪杀了。这是怎样的一群红军战士,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强忍着伤痛和牺牲,仍然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把为人民谋福利、建立人民政权当作自己毕生的使命。反观今日,一些党员干部丢弃了信仰,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唯利是图,不是倒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而是在权钱色面前“自杀“了。当年的红军为什么能从艰苦的环境中走向胜利,如今的人们又为什么会在金钱、权利、美色面前丢失了灵魂,没有共同的精神信仰,没有坚定的意志信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茨坪镇的红军南路上。门前是朱德亲笔题写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个遒劲的大字。新馆建于2007年,四根大柱子托起红色的屋顶,中间阶梯直接通向纪念碑林。这里收藏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战斗中的一些文物和史料。在展厅里我们见到了革命伟人朱德同志用过的扁担,扁担上刻着“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当年,井冈山上粮食匮乏,就开展了挑粮运动,朱德同志经常与井岗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路到宁冈等地挑粮上山。警卫员看着心疼,就把首长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同志找不到扁担就让人又做了一根。如此三番五次,朱老总后来让人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了这八个大字,同时也刻下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井岗山的精神却如山中的雨一样已经钻进了我的身体里,收获不少,感悟不少。“红根已深植,井冈正繁荣”。昨日井冈山,历史红灿灿;今日井冈山,处处展新颜;愿明日井冈山,美好更灿烂!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54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56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1:59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0:21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3:0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骑士胜利凯旋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3:09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0:36 | 只看该作者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