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怕只能让我说........................
这比较尴尬,我虽然不知道电动车有多强,但我知道,市面的3000块的对比上W的单车也许比不赢,但不用改装,只要是厂家生产的优质电动车,就是整车,稍加强化...........自行车无法对比,这是事实,另外我还是要说,电动车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以电驱动的不光可以做单车,记住,现在已经可以做汽车了,这种动力有多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人的体力是无法对比的,这太幼稚了。
如果激怒这种矛盾,让一个电动驱动的爱好者接受挑战,那只能自取其辱啊,怎么提醒也不原意听啊。
如果说提倡绿色,那就不能用输赢做噱头,或者用绝对来侮辱,自行车有爱好者,电动车就没有?不能这么单一相情愿啊。本来就是两个概念的东西,一定要进行这种对比,而且定义就是给大家知道以输赢来定优劣(不管怎么说,报纸上的话语就是种挑衅和绝对论,恰恰绿色成了输赢的一个论证而已)。
算我这是事后炮吧,但这也是总结,至少之前我提醒过,虽然做了限制改装车的赛前规定,但其实这根本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这根本的意思就是挑衅电动车优劣论,而绿色和推广自行车运动的重点变成了论证的附属意思。本来毫无意义的比赛,变成了胜利者的笑话,这从开始就搞反了啊。最终导致失败而告终。
即便世界一流选手,就算再长的路线,再顶级的单车,请不要进行这种对比,电动车现在的目的是取代现代的油气动力,而不是人力动力,不能这样反过来进行对比,至于其他机械原理,自行车更多的先进技术是骑车和摩托车先用了的技术,单车有什么机械设计或者材料技术,电动的就不会有?这毫无可比性。
单车是文化,是休闲锻炼的工具,会让人变健康。它只是个普通的爱好,和其他任何爱好没二样,没有优劣论之说的。
加速推广自行车运动和文化同时还有水平,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纯自行车赛事比赛,需要成功和稳定的比赛才能进行推广和普及自行车文化,一个人力量不行,得靠大家进行,广大接受和爱好单车文化的车友来进行,用博大的心境来融洽社会,尊重社会,乃至每一个人。自行车只是个普通的运动和爱好,它不特殊,我们必须要认识这些,这样才能体会和了解自行车文化,这样才能让其他不懂的人认同和尊重,这也才是我们每一个爱好者的共同期望,这样锻炼的气氛怎么不会有?兴致怎么不会持久呢?水平怎么可能不会提高呢?
我说的都是理论,也许是我喜欢说,自己也没能力和精力做到,但我确实想敬自己的一份真诚的力量,毕竟我理解的只有这么点,而梦想却想完美。[em5][em5]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7年06月18日 12时29分02秒 编辑过][/COLOR][/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