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楼主: 余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骑游记录] 争做红军传人,传承井岗精神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宣扬早已被忘却的革命精神,有点可悲、可叹、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哥 于 2011-6-18 13:07 编辑

现在上井冈山观光旅游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景区入口处就能看到一块醒目的井冈山精神宣传牌,上书“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二十四个大字,据说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或实质之最经典最精辟最权威的阐释

一九六五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诫过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井冈山革命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不仅有其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更有其内在的历史继承性。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唱这歌令人想起并不遥远的过去。毛泽东曾说,“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难过。”我不知道面对烈士墓,现在还有多少人为之难过,记着他们、想念他们,只知道在民主革命中牺牲的爱国志士,代表着那一个时代,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仍然珍惜的精神遗产;  

偶然现象中有必然因素,烈士陵园、纪念塔、纪念馆内的不和谐景象,不正是我们有些人对那个时代精神遗产的排斥的结果吗?不正是富了财富穷了精神的真实写照吗?要知道,人类的文明,历来就包括两个文明,仅有物质文明只是一个跛足的社会。小平同志生前曾警告说,物质虽然发达了,但如果精神上不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又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说的教育是指政治思想教育。为此,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此可谓振聋发聩的金石之言。
  

井岗山精神,特别是与年轻人“渐行渐远”的事情再次警醒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牺牲精神文明建设换取经济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了革命精神遗产。如果这一手硬不起来,我们愧对的不仅仅是先烈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3:1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光荣历史的民族,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光荣历史、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他们的后人不去学习他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他们的英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AIR 发表于 2011-6-18 18:51 | 只看该作者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不敢有信仰,不可否认,经济进步的同时,国人素质在大大的退步!中国现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懂的!!!!呵呵

新浪微博达人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3-24 11:00
  • 签到天数: 335 天

    [LV.8]以坛为家I

    25#
    清风 发表于 2011-6-18 1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风 于 2011-6-18 18:56 编辑
    余哥 发表于 2011-6-17 20:53



        余哥这张照片好帅,化了妆没有。就是衣服冒扯充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哥 于 2011-6-19 10:08 编辑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不敢有信仰,不可否认,经济进步的同时,国人素质在大大的退步!中国现在是金玉其外败絮其 ...
    AIR 发表于 2011-6-18 18:51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霄遁。

      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二八年秋,在井冈山黄洋界挥笔写下的雄伟壮丽的诗词。气势澎湃,豪情激荡,字字句句,锵铿有力,读着它信心十足,干劲倍增。

      这首诗词在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就经常在耳边回旋,常挂在嘴边背诵。为它谱写的歌曲我们也曾经背得滚瓜烂熟,朗朗上口,唱在嘴里,甜在心里。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词,眼前仿佛闪烁着毛主席当年身背斗笠,脚穿草鞋,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打游击,反围剿的壮烈景象;仿佛把自己带到了那个峰火连天,战旗飘飘的动人场面;耳边就仿佛响起了黄洋界的炮声,顿时心头闪亮。

      在 建党九十华诞之际,我们怎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之付出的艰辛;怎能忘

      记九泉下的英烈们;怎能忘记毛主席当年在井岗山开辟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场景。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发源地。当年,毛泽东同志带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地区进行革命活动,打游击、反围剿。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住的是茅草房,日理万机,情系与民,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篇和光辉论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为中国的革命斗争起到了历史性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0:0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细细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伟大诗篇,倍感亲切和鼓舞;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和干劲,好像毛主席又回到了人间。“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一九六五年五月,时隔三十八年后,毛泽东同志重返井冈山,在井冈山游览视察住了七天,而他回韶山自己的家乡,出生地才住了两天。可见毛泽东同志对井冈山有着多么深厚的情谊。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0:12 |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 同志重返井冈山时,居住在茨坪,登览黄洋界,视察和了解了井冈山地区的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状况。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0:12 |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赋词抒感写怀:“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换新颜。”   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余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0:13 | 只看该作者
    一辈革命传统不要了。任何时候井岗精神不能丢,这不仅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那些为之献身的英烈们九泉之下所企盼的。

      最后我祝我们的祖国:井冈精神大发扬,国运昌盛人安康,繁荣 山河壮,五星红旗代代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