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那一座历经沧桑的牢笼——紫禁皇城
对于游记这类文章,我向来重点记录自己的直觉。
对于景致的介绍,有导游可问、有资料可查,我就不写了。
[北京行]这组游记,不分旅行先后顺序,按此时心情来记载。
大伙就走马观花吧,很多有意思的事儿我喜欢用言语表达,希望能够更深的与朋友们交流……
十六年前去过故宫,不过那时的记忆完全灰逝了,只省下儿时的照片告知我,那曾有过我孩提时的足迹。
7号晚抵达北京,找了家旅馆后,卸下背包直奔天安门。
左边是人民大会堂,四处都有武警……
天安门内的一对华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应该出宫去体察民情
天安门门外的一对华表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应该赶快回宫处理朝政大事。
这次门外的……
天安门+毛主席像
进去后发现城楼上有一窗黄袍的!
寡人皇帝……没人鸟他。。。
午门……不过真正斩首不在这
根据明清史的记载,那时在京都斩首都是在柴市(就是现在的西四环附近)
金水桥
太和殿在维修~~这就是金銮殿~~
殿前的广场很大~~地板坑坑洼洼的~~哎~~曾经的皇庭哟~~
像如此雕塑,宫里随处可见,都是很牛B的东西!
中和殿内~~
两边的联楹是康熙手书
保和殿类似于中和殿,只是功能不同。
中和殿用于祭祀类,保和殿用于科举考试。
最到等级的“殿试”就才此进行,想想如果咱们当时去那考试,那个紧张啊……
乾清门外的小广场,这里就是内庭和外庭的分界线了。
做臣子的是不许到那边去的,不然一定会被认为捣乱后宫切了滴。
不过现在猴子我想怎么过去就怎么过去,如果不是人多,我一定裸奔过去。哈哈
托人照个后宫像先~~嘎嘎~~
[ft=,2,]云龙雕石,重达250t[/ft]
乾清门近照~
乾清宫。。。
这里发生过的事儿太多了,
康熙在这睡了几十年,死了后尸体也得摆这
著名的千叟大宴,康熙一次,乾隆一次,都在这。
皇帝读书也在这,里面南边有一小房子,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南书房”。
当年康熙搞定鳌拜就是在这。
皇帝北海出行的模型~~
康熙老年时的画像~~
故宫类到处都有的大坛子,一个就是几吨。
很大~~高度就到我的耳朵旁~~大伙知道这干嘛用的吗?
答案就是消防用具,冬天时小太监们在坛子底下生火,确保坛内的水不冻起来。好应急用。
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牌匾。
从雍正后,每立太子和储君,都把圣旨存放于此牌匾后,皇帝架崩后,群臣再取下来。
与皇帝身边的储君圣旨核对是否相同。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
茶杯(古物·仿制品)
文房四宝~~估计也是仿制品~~
九如意。谁进贡的来着。。
养心门
雍正表示守孝,没有住乾清宫,就住这。
后来这还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
沉重的木梁,被游客摸来摸去的,掉了很多漆
皇宫的窗户是这样的。
那谁大魂时在这洞房的。哈哈。。可惜当时没相机,没狗仔队。
御花园,很小~~就半个足球场~~哪比得上现在的“世界之窗”。
不要眼花,这是石头。不信你拿脑袋撞,我包你出血。
连理树
见到这个后想起了《暖暖》,
“[ft=,2,]如果有一天 世上男女都能以纯真的心对待彼此[/ft][ft=,2,], 又何需连理树来提醒我们爱情的纯真?”[/ft]
自己很是喜欢这幅幽暗的画面
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宜人不常在……
就如现在的女子一般,可以等你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可要真许诺个三五七载后,谁又敢陪我豪赌青春?
这昏黄阳光下,曾有多少王子公主叹息人生。
龙撵~~做上这撵的女人,可有几人快乐幸福?
嫔、妃布帛宫分年列一览表
那时传说中的冰箱……
有人可喜欢这个?
乾清门下~~误拍~~
保和殿背影……
龙爪槐
很多人路过这都不看上一眼,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淑芳斋。
神武门外(本叫“玄武门”北方神兽之门意,避讳康熙)
北门外的告示牌很简单明了,很实用。
向四周仰望那些代表现代的高楼,感觉黄昏下的紫禁古城,少了分傲气
皇帝如何?王子如何?功成名将亦如何?~~
人本尘土,死后仍化作尘土。——《旧约圣经·创世纪》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8年03月17日 11时23分27秒 编辑过][/COLOR][/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