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10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BH G7 Disc 空力战略超进化 用极速吞噬里程的迅猛怪物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B]

G7 Disc由G6 Pro进化而来,其机体概念承袭前代空力、几何、轻量以及刚性硬度的设计延伸。BH利用风洞模组进行测试,模拟几近真实环境的流体力学分析,并为G7 Disc创构出前所未有的空力碟剎结构。车架后三角特别针对Shimano Flat Mount碟剎系统进行全面的结构性强化。利用创新动态流力测试, G7 Disc车架几何不但获得登峰造极的空力效应,独树一格的截面造型搭配轻薄短小的非对称式后叉,更能帮助车手在骑乘中获得绝佳的前进动能。


灵敏度最大化

《进化革新》
G7车架经过长时间的投资研发,成功突破当今科技的桎梏,结合风洞测试与电脑流力模拟计算分析,藉此打造突破性的创新空力造型。
《动态流体》
优化的后三角几何,是经过流力分析后的完美成果。凭藉尖端科技加持,帮助设计师得以创造兼具空力效益且形态优美的截面几何。

《Shimano Flat Mount》
车架后半段几何重新设计,改款后完全相容Shimano Flat Mount碟剎系统,其刚性强度能有效承受碟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极轻量化》
使用与Ultralight EVO相同技术和类似碳纤叠层模式,创造BH新一代旗舰等级的竞速车魂。

传承G6 Pro的次世代终极超跑

《风洞偕同动态流力分析》
G7 Disc是G6 Pro的完美进化,研发团队将G6 Pro的特点应用于G7的研发过程中,开发专为职业选手所设计的顶级车架。车身不但具有和G6 Pro完全相同的几何设定,G7 Disc更是青出于蓝,将其性能、刚性、水平强度极大化,同时导入刚通过UCI认证的碟剎机构。
研发过程结合风洞测试与电脑动态流体模拟,一台结合碟煞效能的创新空力车款由此诞生。G7 Disc整合了BB386五通系统,使得下叉获得幅度更大的空间,坐管与固定机构也优美整合于车架内,同时将后三角结构强度提升至不可思议的层次。

以G6 Pro为基础,BH研发团队为了能让G7 Disc更上层楼,利用动态流力分析撷取最合适的截面造型,并尽其所能延展发挥在G7车架的设计上。由于碟煞版的剎车处已不在原本位置上,因此BH可以重新思考与定义更具符合空力效应的截面造型,并充分运用该技术于后三角的设定上。
《Shimano Flat Mount》
前后採用140mm尺寸的碟盘,彻底因应全新的Shimano Flat Mount碟剎规格。由于碟剎所产生的力量与传统夹器有着明显差异,因此车架设计也从根本处着手改变,帮助车架获得足以支撑来自碟剎所传来的制动和震荡张力。

《极致轻量》
G7 Disc车架的设计,着重在超轻量、刚性、灵敏度和反馈性。回顾过去Ultralight EVO车架的设计理念,碳纤材料和树脂成份得以再次应用于新一代的旗舰车款上。G7 Disc的车架几何与G6 Pro完全相同,略微抬高的转向设定,压缩的后三角和中管使得骑士重心更低。更窄、更短且不对称设计的后叉设计让车架反应灵敏倍增。强度提升的后三角刚性能有效提升骑乘山道时的踩踏效率。


【延伸资讯】
BH BIKES FB台湾粉丝页:www.facebook.com/bhbikestw
BH BIKES 亚洲官方网站:www.bhbikesasia.com

[/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