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7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八支世巡赛车队将开始使用碟刹系统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改变即将开始:本月开始八支世巡赛车队将开始使用碟刹系统,2016赛季将大范围使用
         
        本月将可能载入自行车运动史册,有史以来部分车队将使用碟刹系统来征战公路赛场。
         
        “UCI证实在8月与9月的12项赛事中,将有共8支UCI世巡赛车队将装备碟刹系统进行实际比赛试验。”当地时间周二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碟刹公路的身份问题时,UCI主管机构告诉CyclingTips。“关于测试结果的信息将在适当的时间公布。”
         
        可能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任何细节都没有透露,包括哪八支车队会愿意去试验碟刹碟刹也未公开。UCI也未回答哪几个赛事将会参与此项试验。
         
        而Velonews报道称碟刹公路首次将在Eneco Tour赛事登台亮相。
         
        这八支车队可以在十二项赛事中选择其中两项赛事使用碟刹。
         
        此前在三月份UCI主席Brian Cookson告诉CycingTips,UCI将考虑放宽公路赛场的碟刹系统的政策。
         
        “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一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观察新技术的应用,接受这些而不是拒绝改变。因此我们才有了新的计时规则等这些”他接着解释道。
         
        “我们有制造商的代表,车队的代表,运动员协会,赛事组织机构等。我想对于此(在公路比赛中引进碟刹)我们是非常开放的态度。今年我们可以以一些赛事来试验,可能在明年或者2017年更多的引进此项技术。”
         
        在四月份,UCI作出了官方回应,八月份将碟刹首次亮相UCI赛场。
         
        原计划之后所有的车队可以在8月和9月选择两个赛事中使用碟刹。且在UCI 2016的职业赛事中将继续进行测试。
         
        “如果测试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碟刹公路将在2017年引进到UCI世巡赛中。最终的目标是在所有的公路赛事中引进碟刹系统。”
         
        CyclingTips对此的理解是2016赛季将首次引入碟刹系统,之后可能将大范围使用。
       


        对于混合使用刹车系统,各方有不同的观点
         
        引入碟刹系统是经过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长期研究并深思熟虑的。与UCI的共同研究是为了确定该系统切实可行,且当引进时该系统是安全的。
         
        主张使用的人认为碟刹系统的制动力更强,与大部分标准的夹器相比,在潮湿的环境中碟刹系统依然能够正常工作。他们相信碟刹很少情况下会失效。
         
        一部分人的疑问是当车队都常规性使用碟刹系统时,他们就有了更强的刹车系统,会不会引发一连串的事故。另外的问题是碟刹本身的危险性,如果不幸发生了碰撞是否会伤害车手的肢体。
         
        在一月份,CyclingTips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的Yves M?ri进行了交谈。他说关于安全的问题当时正在研究,如果它确实是个问题。
         
        如果主集团所有车手同时使用了碟刹系统会不会出现以上状况?M?ri认为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在UCI提及的话题中,这并不是一个秘密,对于刹车系统他们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主集团中会同时使用两种刹车系统。”(也就是说车队能自主选择使用何种刹车系统?)
         
        “我并不是一个技术专家,但从其他人那里我们了解学习了很多,从好的夹器到差的夹器有很多性能的差异。碟刹系统可能在总体表现上会更胜一筹,而夹器的差别则比较大。”
         
        Cookson(UCI主席)说在三月份之前,无论作出任何决定,涉及的问题点都将被研究验证。“这是我们流程的一部分,”他解释道,“别忘了碟刹本身也有不同的制动力。这是一个我们考虑的重要的问题。”
         
        现在看来他们得到的结果是各个系统的差异并不足以引起问题。首先使用碟刹的职业公路赛事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在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在下个赛季大范围继续使用。
         
        (UCI对于在公路赛场引入碟刹系统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之前一直有传闻但并没有实际的动作。如果在顶级赛场引入碟刹系统,那么对整个自行车产业都是一个改变。而后续车队以及车手对于碟刹系统的态度也值得关注,哪些制造商会率先应用?在职业赛场上的表现是否具有参考性?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图片及英文原链接?cyclingtip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分享到新浪微博
 
回复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