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楼主: 痒痒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从东岸到西岸--作者:单车友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分道扬镳
结伴而行的第二天,还是沿着九十号公路,目的地是湖城(Lake City)。

一般的公路景观于我已没有什么特别感受了,下午二时就赶到了湖城。狄克夫妇约好了明天出发的时间和地点后,自行去住旅馆。比尔夫妇是第一次长途骑车旅行,对露营很感兴趣,执意要找露营区,我当然跟随他们。他们露营是兴趣,而我却是为了省钱。

花了二个小时才在市外找到露营区,我们要了一个营地,分摊露营费,每帐八元,我这才松了口气。比尔夫妇两个新驴,露营就像玩过家家,摆好姿势,卡着秒表:一、二、三,开始!动手搭帐篷、动手点火野炊,看看用了多少时间?好,记录在日记本里。我在一旁觉得好玩,却也羡慕他们夫妇开心真情表露,野外生活饶有情趣,真会令人返老还童呢。我是老驴,不消两分钟就架起帐篷,就着冷水吞了两片面包,趁天还没黑下来,开始写日记。

邻居旅行车(RV)的游客过来聊天,玛莎凭三寸不烂之舌为我们讨了一顿热饭。登上旅行车参观内部设备,那是大巴式的旅行车,一入门是一厅,有一部十四寸电视,一台冰箱和微波炉,还有煤气炉,另外一张∽篮图刚乓巫樱际枪潭ê玫模苑佬谐凳被蔚埂3低房勘呤橇酱菜制蹋硪槐呤窍词旨洌直鸲加屑涓舭濉3抵魇橇嚼吓笥眩诵莺蠛匣镆远蛟蛄苏獠慷殖担绻切鲁狄逋颉K且荒甑酵房懦档酱τ蔚矗斓侥戏剑奶斓奖狈健H绻缇懊溃投嘧〖父鲈拢辶耍稻妥撸桓龇缇暗阌肿〖父鲈拢畔性埔昂装阌圃沼卧盏纳裣缮睢?/P>

车主以意大利面条(SPAGHETTI)来招待我们,我怕记不住这种食品的单词,就硬译成「死不给你」,好象是偷哪个广告的桥段,来说明这顿饭的美味。

在国内,有些人以巴结上外国人为荣,啊哈,没想到在美国,情形也是一样的啊,玛莎就以与中国人为伍而自豪。狄克也一样,我们车队走出杰克森维尔,路旁的环保局官员向我们打招呼,狄克逐个介绍车手,很得意地特别说明我是从中国来的。当玛莎将我介绍给两位车主后,忽然想起问我是否是正宗的中国人,她认为,如果我是美籍华人的话,那她的自豪感就要大打折扣了。我只好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做证,完全满足她的中国情结。在纽约,中国人通街都是,不希奇,到了乡间,只要和随便一个老百姓聊天,不管你的英语再臭,都会得到非常热情、耐心的回应。

十二月三日一早在约定的会合路口,克莱尔没有出现,狄克教授过来告诉我们,克莱尔的车子坏了,他们决定中止旅行计划。没想到出发第三天,召集人就宣布散伙。我虽感到突然,却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狄克控制不了比尔的车速,体力又难以跟上,只好找个借口分手,自己慢慢骑。狄克的骑车路线是花了很大精力筹划的,我不相信他会轻易放弃。狄克特意过来握着我的手道歉,我们虽然相处只短短的三天,但彼此印象十分好,况且,我还是他的“救命恩人”呢。

我拿出了协会的单车地图,LAKE CITY刚好在协会单车路线上,我放心了。而比尔夫妇也带着同样的地图,看来大家都留有一手,以防分手。我们三人按协会的路线出发,一路飞快,中午就赶到了八十七公里外的Madison。晚上在公路巡逻站旁边的小公园露营,虽然公园贴着告示不能露营,但玛莎一出马,警察也网开一面,傍着警局,可以睡个免费安稳觉了。晚饭我请比尔夫妇吃豆豉鲮鱼罐头,这三毛五的客请得很划得来,花费不多,面子有足。

在纽约出发前,我包了三份中国泥人,想在到达圣地亚哥终点时作为纪念小礼物送给同伴的,晚上整理行装才发现,早上分手时匆忙,忘了送给克莱尔。

十二月四日,比尔夫妇骑得飞快,一会儿就不见了二人踪影,我开始要自己看地图了。赶了一百四十四公里到了Quincy,当晚宿汽车旅馆(宿费二十五元)。晚饭不过就是吃了几片面包,然后到镇上的自助洗衣店把几天来的脏衣服清洗干净。洗衣店里都是黑人和南美人,在等滚筒的时候和一个南美小伙子聊天。别看他干的是粗活,做两份工,收入比我还要高出一截。但他身无分文,因为每个月一出粮,就统统寄回老家。由于喜欢集外邮,自以为对世界国名比较熟悉,但竟然不知道小伙子的国家是什么。他说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岛国,我说那的风景一定非常非常的美丽,他说可惜穷啊,美也没有用,当不了饭吃。

我到隔壁的杂货店买了两罐啤酒和薯片,男人聊天灌着“傻仔水”才能豪情盖天。聊起吃,他说很喜欢吃中餐,但最喜欢的是墨西哥餐,辣得有味。我告诉他,他吃的那些不是真正的中餐,而要说辣,川菜才有味。和异族人聊起饮食,语言是苍白的,任我再怎么描述,他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除非我现炒一盘给他品尝。

晚上和比尔商量第二天的行程,我请他控制骑行速度,因为双人车性能比传统单车优越,我要赶他们十分困难。比尔一口应承,但第二天骑得更快,一上路就没了人影,我也干脆不追了,恢复我自己的速度,悠哉游哉。但我已感到气氛不太对头。新驴上路,开头总想找个伴,但一起走了三五天,熟悉了路上的应对,就会嫌同伴碍手碍脚了。

当晚在Marianna露营。十二月六日上路前,玛莎过来告诉我,昨晚和管理处的人聊天,获悉协会的单车路线往前越来越难走,有很多的陡坡,所以决定改走狄克设计的路线,问我怎么办。我知道这就是我们分手的时刻了。分手倒没什么,只是觉得让我在圣奥古斯丁等了六天,很冤枉。

独行虽寂寞,但没有了顾及同伴的压力,心里反而轻松。合伙骑的时候,遇什么事都有人出头,我也就懒得说话,闷闷的骑。碰到好奇的路人,又有狄克和比尔挡驾,他们出尽“风头”,我也就没有了奇遇。现在我一个人上路,又成为了路中宠儿。CHIPHEY是途中一个很漂亮的小镇,遂推车在镇上逛商店,接受着人们好奇而友好的目光,再次恢复了自我感觉。

况且我也有排遣孤独的良方,比如自个儿说话,读读路牌或张贴的告示,唱个歌啊什么的。当骑得太快时就来段马玉涛的“马儿啊你慢些走”,雨后初晴就来首白毛女的“太阳出来了”,反正是遇什么事,就来首应景的歌。唱着唱着就唱出点门道来了,发现骑车唱港台歌曲不但不来劲,还消磨意志,唱两句脚下就软嗒嗒了。当唱革命歌曲的时候特来劲,也许是进行曲配合脚踏车。想想在美国乡间一路散播八一军歌,好得意啊。

骑了八十四公里,下午住进了Ponce de Leon一家兼营青年旅舍的汽车旅馆。十五元的宿费完全超值,因为旅馆改装了一个房间招待青年学生,只不过是加了一张架子床而已,现在整个房间就我一个人支配,这和住旅馆没什么分别。冬季是淡季,别说我的房间只有我一个人,整个旅馆也就我一个客人。老板娘交代完了,自己就回家去照顾小孩,我变成了留守。先到洗衣房洗了脏衣服,然后到相隔不远的食品店买了一包热狗和面包,外加一罐啤酒。旅馆布局象四合院的平房,边上的厨房很大,中间有一张大桌子,可兼做聚会厅。煎好热狗肠,就薯片喝啤酒,开了电视,HIKING BOOT的脚往桌上一搁,哼,谁说中国男人不MEN。

次日(D44)七点半出门,上路前留了一份小礼物(一套小泥人)给旅馆女主人,感谢她的超值服务。十点到了De Funiak Springs,这是一个围绕着蓝色小湖修建的小城市。骑车逛了一圈,城外一位开车的女士拦住了我的单车,执意要请我吃早餐。当听说一位中国人骑车环美时,我一下成了整个餐馆的中心,人们都微笑地转过身来听我讲述途中趣事。请吃饭的女士叫凯莎,是当地旅游公司的经理,凭着她的专业眼光,当然没请错人啦。

沿着90公路一直走都没出错,在拐进HOLT县公路时走了岔道,骑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对上地图的路口,心知不妙。好不容易碰到一辆车,拦下问路,司机很热心地,摇摇晃晃地下了车,答非所问地聊开了,隐隐约约闻到一股酒精味,算了,马上开溜。硬着头皮往前闯,看到一个消防局,放心问路,才知绕了冤枉路,幸好,还在正途上。这一绕,天完全黑了才赶到宿营地,跑了一百四十五公里。

十二月八日是出发的第四十五天。从地图上看到骑车路线是在墨西哥海湾边上,路程不长,乐得慢慢骑。在Pace的一个加油站喝咖啡,一位中年司机过来告诉我,说前面的路没有路肩,骑车危险,提议载我一程,我当然乐意接受。其实这段十公里的路只有二公里没路肩,看得出这司机只是想借载我一程聊聊天而已。我很感激他的好心,这也是单骑的好处,人们总爱帮助孤驴。

Pensacola是一个六万人的城市,城中虽众多现代化建筑,我也只是绕着海湾而行,没有进入市中心。九十号公路在市郊沿海的一段又称美景大道(SCENIC HWY),在高坡远眺海湾,只见海波不兴,白帆点点,烟雨濛濛中,贯通东西交通要道的两条公路桥跨海而过,不由想起广州的“双桥烟雨”,忍不住停车拍几张照片。

下午住进了依山傍海的Lagoon州立公园的露营区,宿费十一元。营区建在半山,营地面对大海,风景秀丽,就是在淡季也有邻居,可以想见夏季肯定人满为患。

真是冤家路窄,刚搭好帐篷,就见比尔夫妇骑着车子进来了。在分手时我就猜到他们两个是在说谎,想想看,狄克的路线只是一份很粗糙的素稿,他们敢跟着那个计划骑吗!他们只知道他们骑得快可以甩掉我,却没有料到沿路的宿营地限制了他们的行程,再快也不能跨过两个宿营地点啊,我们在同样的路线上骑,总会有碰头的时候。比尔一看见我楞住了,神情尷尬,一副很想解释的样子,而玛莎却面不改容,大大方方向我打招呼。

图:在佛罗里达与阿尔巴马交界的Big Lagoon州立公园露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003-3-16 16:50:00   

forrest   


头衔:菜鸟族
等级:超级版主
文章:634
金钱:3802
经验:1657
魅力:2231
注册:2002-11-21
     OICQ   第15楼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一——美女古镇  


天有不测之风云,这话不错,睡前还见满天星斗,凌晨四时却被嘀嘀嗒嗒的雨声惊醒。露营最怕雨天,一来帐篷湿透加重负担,二来担心行程会受影响。五点半雨一停,赶紧撤营开拔,比尔夫妇还躲在帐篷里呢。

骑了二个小时进入阿尔巴马州,又窄又颠的292公路一下就变成了又直又宽的182公路。沿途面海的一侧豪华旅馆林立,而且还在大兴土木,大海的魅力真值钱呢。三十二公里的公路直到拐入西滩(WEST BEACH)才看到一家叫“涛厨”的中餐馆,而且还没开门,只好一晃而过。

在去Mobile Bay渡口的路上碰到一位骑摩托的小伙子,互相打了个招呼,没想到在渡口竟又碰到了他。原来他为了等我,在渡口错过了两班船(一个小时一班船)。小伙子叫Keller,刚大学毕业,要在工作之前先完成环美的心愿。他从家乡北达科他州出发,直插佛罗里达的key West,然後沿西海岸到西雅图,再东行回家。每天大约走六百公里,他说开摩托迎风不好受,不敢开太久,而每晚只住露营区或青年旅舍,所以费用不大。

渡船一靠岸,只见一位全副单车探险协会标志装备的车手迎面而来,大家匆匆赶路,没有停车,只是伸出V字手势,互相鼓励。

一路顺利,下午三点就到预定要露营的GRAND BAY(大湾镇),小镇的道路可能最近有了变化,地图没有注明,要去的露营区害得我一阵好找。这个私人营区名字古怪TRAV-L-KAMP,什么意思不清楚,营费倒便宜,十元。老板年纪有六十了,到过北京和香港,看到中国驴,少不了聊上一通,他说对故宫和北京鸭印象深刻,不记得全聚德的宝号,但清楚记得怎么吃那只鸭子。

离开唠叨的老板,架好帐篷,从包里拿出一枚单车协会的明信片,把刚才的道路变化描绘一番,到管理处的邮筒投了进去。协会是一个非赢利的机构,路线的开发都是由单车驴自愿做义工,没有多少回报,就是白赚了个探险旅行。协会每年都号召车手捐助开发新路线,形式就有点象国内的希望工程一样,说捐了多少钱就可以开发多少公里路线云云。而地图的更新,更全都是靠单车驴在旅行时义务提供信息,当你购买协会的单车地图时(不管是否会员),同时会收到十张印好了协会地址的免邮资明信片,车驴出发时带在身边,当发现哪里的道路、营地旅馆或商店餐馆与地图标示发生了变化,就填一枚寄出,协会就在次年的地图上附上一份更正说明。有说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没捐过钱,但倒是很想当开路义工,可惜不够资格,别说要熟悉美国历史、地理、气候、动植物、道路法规之类的专门知识,就是问路还结结巴巴的呢。

前面有帖子提到驴坛的一桩陈年公案,说狡兔曾想组织驴们编一本旅行功略,但因为稿费的问题而最终不欢而散。随着发这篇稿我只有十一天坛龄,作为新驴,不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便置喙,只是觉得可惜,可惜了狡兔一番热肠。

阿尔巴马州在海边只有一条很窄的通道,所以在这个州只宿了一夜。昨晚还几度下雨,睡得不踏实,凌晨醒来探头帐外,已见满天星星,又是一个好日子。十二月十日(D47),太还没大亮就撤营上路,不到十分钟就站在一个州际公路的交汇点,眼前五六条岔路,只好开了头灯仔细研究地图。选了一条认为是正道的路,还想找人确认一下,就在10号公路的十字路口一家加油站前随便问了一个人。此人瞪了我一眼,很不耐烦地转身上车。这一瞪把我瞪醒了,看他一身横肉,溜光的头发在脑后扎了个小辫,全身黑西装的打扮,分明是一个“黑手党打手”嘛,电影上都是那付模样的。当我自认晦气,车窗门打开了,司机假惺惺地责备刚才的“打手”不礼貌,然后问我:CAN I HELP YOU?这回我可是带眼识人了,一看他贼眉鼠眼,知道也不是好东西。这司机指了一条往右的道,然后把车开到一边,全车的人都在看我怎么走他们指的错路。明知他在使坏,我也站着不动,他们估计我可能已经识破奸计,只好悻悻然走了。

我原来认定的路没错,九点进入了密西西比州。这一带河流丰富,公路桥一座接一座,真是一里一小桥,五里一大桥,骑了一路,过的桥比一生吃的盐还多。沿途风景秀丽,有一张密西西比河支流的图片发在了《之八》。赶了一百四十公里路,下午四时找到了农业部管理的一个原始露营区,这里只有一根水管和简易厕所,无人管理,当然免费。Airey Camp就设在公路边,完全不设防,任何人都可进来。半夜老有车子开进营区,转个圈又开走了,车灯晃得帐篷贼亮,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在这等地方单独露营,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戴好头灯,手握防狼剂,随时保持警觉,谈不上睡好觉。

睡前还是晴天,十二月十一日早起又是乌云密布,野外没有一丝灯光,伸手不见五指。密州的公路真是糟糕透了,全都是麻子路还带疙瘩,虽然车子的坐垫和把手都有减震器,还是震得手发麻。公路的标志也比较少,也见不到过路车,只好凭着自己的判断,硬着头皮走。还好,下午二点进入了路易斯安那州,路况梢有改善,三点半进入Bogalusa,在镇上一家印度人开的汽车旅馆住下,抓紧时间洗衣,烘干装备,几天连续露营紧绷的神经终於有机会松弛一下。

然而天公不作美,次日中午遇到狂风暴雨,此时心无杂念,只有祈求耶稣送来一座教堂好避雨,正念叨着,眼前就出现了一座教堂。看天气是不会转晴的了,当雨稍小了继续行程。路过TANGIPAHOA,地图标示是一个五百人的村落,房子破败不堪,简直就是废墟。村民全是黑人,都呆呆地坐在家门口看着我穿村而过,毫无表情。南方几个州都是黑人比较多的州,相较北方来说穷了很多。见村中有一个小卖部,门口坐满了黑人,尽管粮库空空如也,也没有停车补充。

天阴沉沉的,驮着湿漉漉装备找到露营区INSPIRATION PARK CAMPING,八元,很便宜。老板是一位对中国很有兴趣的老头,他说十年前去过一次北京,至今回忆起北京的名胜还神采飞扬,还拿出他珍藏的中国民间艺术品给我看。架好帐篷,一个人呆坐,老头开着电瓶车过来,送给我一罐可乐和一包三文治。我肚子正打雷,准备勒紧裤带过夜。真不知是我运气好,老遇到喜欢中国的美国人,还是很多美国人根本就喜欢中国。

通宵下雨,时大时小,滴滴答答敲在帐顶,不由哼起《雨打芭蕉》。当然这是穷开心,躺在花厅里听雨打芭蕉是闲情逸致,在帐篷里听雨打,心里担心的是漏雨。不幸的是帐篷百分百会漏雨或渗水,一滴冰凉的水敲在额头上,马上爬起来亮灯查漏堵漏,是外罩湿透粘住了内帐而滲雨,只好钻出帐篷,拿雨衣盖在帐顶,三层防御才止住了漏雨。天蒙蒙亮爬出帐外,还是细雨绵绵,帐篷早已湿透,无法可想,只好硬塞进袋子。走到管理处前,留下一份寿星公泥人给老板,算是圣诞礼物。

十三日在整天在雨中行进,傍晚到St. Francisville郊外的GREEN AFCRES(绿野营区)露营当天的行程是102公里,累积行程是3881公里。十四日(D51)早起看到满天星,一个大晴天,心情也随之开朗。

从地图上看,整天将沿着久已闻名的密西西比河骑行,非常兴奋。密西西比河发源于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向南流入墨西哥湾,是美国最长,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大河。密西西比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灾难,就象我们的黄河一样。她也孕育了独特的美国文化,马克吐温在他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里,生动地描写了在这条大河边DELTA(三角洲镇)的变迁。

上午九点,站在密西西比河码头等轮渡,阳光透过雾霭照在静静流淌的河水上,在安静的日子里,她是多麽的驯良温柔。过了河,420公路倒是沿着河边走,但大河被十米高的河堤拦着,就像有谁给她带上一副面具。想爬到堤上观景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沿河大堤已私有,一切的美都被一圈圈铁丝网竖着「No Trespassing」(勿侵扰)的牌子窒息了。

沿河是产糖区,路两边是甘蔗田,不时经过规模不算大的榨糖厂,四野弥漫着甘蔗清香的甜味。下午穿过SIMMESPORT桥,找到了YELLOW BAYOU CIVIL WAR PARK(黄湾内战公园),地图标示这里可以露营,但公园告示却警告不能露营,只好倒回小镇住进了汽车旅馆。

十二月十五日(D52)天放大晴,但比较冷,这种天气骑车很舒服。361公路上正在修路,单线放行,单车也不例外。在等放行的时候,一个工人过来和我打招呼,叽喱咕噜一通,一句也听不懂。原来这位老兄见我晒得黑黑的脸和实墩墩的身材,以为是他的南美同胞,所以用西班牙语过来打招呼。

轻轻松松骑了九十公里,下午一时到了清静的小镇——华盛顿。一颗大钉插入後轮胎,只好住进小镇外的露营区,三元一晚,这是一路上最便宜的营区。架好帐篷,吃了两个热狗,马上着手换内胎。

看时间尚早,到镇中闲逛。街上鲜见行人,毫无生气,房屋破旧,一派破落相,奇怪的是镇中心Main St.(主街)倒有一间博物馆,拍门造访,两位老太太热情招呼。她们对小镇历史极感骄傲,认为她们的镇子对路易斯安那州的重要性不亚於威廉斯堡之於弗吉尼亚州,而威廉斯堡的历史建筑大多是重建的,这就大大逊於华盛顿镇原封不动保存下来的古迹。

华盛顿镇建於一七二零年,十八世纪末由於蒸汽轮船驶入Bayou Courtableau河而带来商机,使其成为当时新奥尔良和圣路易斯之间的最大内陆港口。但随着一九零零年五月最後一艘蒸汽轮船驶离,小镇开始没落,但小镇的古建筑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镇上人最自豪的是河边的古仓库,现在改成一家餐馆,镇上的人口口声称这家餐馆的烹调法保持了当年的风味,极力推荐一试,可惜我肚子刚塞满了“垃圾食品”。

了解了小镇历史之后再逛一次小镇,感觉很不一样,每一座破落的房屋,仿佛都在诉说当年的豪华辉煌。特别是Magnolia Ridge(木兰山庄),好美呵,当走进这座古老的花园,读着墙上的题字,只觉得就象处在《傲慢与偏见》描写的氛围之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小镇还是专出美人的地方。一九三一年首位路易斯安那州小姐就出自这个千人小镇。一九六九年又有一位佳丽中选。一九九四年还选出一位州皇后。

当我在博物馆里要和美女塑像合影时,两位老太太直取笑我。


图:华盛顿镇博物馆里和首届路易斯安那小姐塑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 搜搜有道 360中搜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0 | 只看该作者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二——遭警伏击
当单车后胎在华盛顿镇被戳了一个大洞后,开始发现外胎磨损比较严重,心里七上八下地怕骑在半路突然爆胎,不知这外胎能再挨几天。查看地图,十天之内有单车修理店的市镇只有二个,用笔在上面重重打了个记号,提醒骑到该地要去换胎。

十二月十六日(D53)清晨摸黑上路,天冷得要命,手都冻僵了。七点到了OPELOUSAS小镇,又冷又饿,直奔一个加油站的杂货店喝杯热咖啡,也许戴着头灯很有型,店主笑着指着我的头说:WOW,COOL。

喝完咖啡出来,就在马丁路德金路上走岔了,只好到十字路口的一家小店再喝一杯咖啡,顺便问路。经指点,将错就错,在10号公路上往前冲,左拐103,右拐104,终于接上正途。看来我辨路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了。公路又平又直,中午就赶了一百公里路。下午二点拐入1147公路。美国公路号码越大,公路的等级越低,比如一位或二位数字的公路都是州际高速公路,二位数字是州快速公路,三位数字是县级公路,四位数字的是乡间公路。本来想到尼古斯渡口露营,这个营区离开正路十一公里,好不容易找到,却已关闭,只好原路折回,跑了二十二公里的冤枉路。

出到路口,见路边有一教堂,又想“蹭”一晚。绕着教堂走了一圈,没人,等了半个小时,偶尔到教堂墓地拜祭的人见我坐在教堂门口,很有顾忌的样子,自觉可能是骚扰了人家,只好放弃了再住教堂的想法。但中途已无歇脚点,一咬牙,拚命赶往De Ridder。这一天鬼使神差骑了一百九十六公里,摸黑住进一家汽车旅馆。旅馆老板看一个中国人骑车环美,主动地给我住宿折扣。这是一个万人的中等市镇,地图上标有单车店,但问旅馆老板,竟告之单车店因为生意太差早已关门。

次日(D54),根据我的手表在七点出门,怎么天还那么黑?看到路边银行门前的电子钟才是六点,停在路口想了想,明白这里已经开始使用西部时间。离天亮尚早,在摄氏二度凌厉的寒风威逼下,决定到前面麦当劳叔叔家吃顿热早餐再上路。

上午九时通过Sabine桥,进入了得克萨斯州的地界。桥头立着州旗的路牌,横看竖看都有点和美国自由风格不一样(见附图)。打开地图看介绍,THE TEXAS REVOLUTION(得克萨斯革命)这行标题惊心动魄地映入眼帘,内容简述了得克萨斯1830-1835年脱离墨西哥,并入联邦的“革命”史。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就留给史坛吧。

得州牛仔的粗犷形象在国内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了,穿行在得州村镇,宽边牛仔帽果然是男人最流行的服饰。得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枪很普遍,当在一个油站杂货店充实我的粮库时,一瞥停在路边的农用车,一支步枪赫然赤裸裸地摆在车头,不过还没有象好莱坞电影里的牛仔,耀武扬威地挂在腰上的程度。其实,纽约也很多枪,我的一个朋友到纽约有十来年了,当初跑外卖,为了防劫保命开始买枪(枪很便宜)并参加了枪会,现在家里七八条枪,包括一支威力强大的新款冲锋枪,比《沙家浜》里胡传魁发迹时的火力要强得多。纽约的枪管很严,出门的枪要装在枪盒里,不能放在当眼处,所以一般人不会察觉。

从佛州过来,公路景观没有什么变化,很少下车散步,况且心里又担心单车外胎的承受力,加上个把月的锻炼,脚力强劲,一急之下又赶了一百五十二公里,下午三点到了Silsbee。这是一个六千五百人口的小城,但市面并不繁荣。在一家汽车旅馆登记住宿后,到城里逛逛。顺便兑换了旅行支票,在超市买了一只烤鸡和啤酒,回旅馆关起门来腐败。

昨晚半夜三点半醒了一次,发现外面开始下雨,躺在舒适的软垫上暗自庆幸躲过了这场雨。天亮起来,雨还没有停,算算当日路程不长,乐得晚点出门,到旅馆的客厅里享受免费早餐。九点雨基本停了,十八日(D55)顶着强劲的西风上路。原计划要宿在HONEY ISLAND,当我在KOUNTZE问路的时候,人们诡异地对我笑。人在江湖混久了,自然会察言观色,从人们暧昧的笑声里,说明这个“情人岛”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骑了三个半小时就到了情人岛,果然路有MM笑咪咪地向行人打招呼,但不猖狂。看时候还早,也不敢陷入外国MM的温柔乡,没有停留,一窜而过。

根据地图上的说明,这一带叫做“BIG THICKET”(大丛林),是内战时期逃避兵役的人们和逃犯的藏身地,由于灌木密布,只有野兽的小径,逃亡者都由当地的印第安人带路。南军派兵搜捕,这些人就被称为BUSHWHACKER(游击队员)。从这个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初的HONEY ISLAND在大丛林中也许就是野蜂聚集的地方,所以叫“蜂岛”,我估计后来有人借用HONEY的另一个意思,开展了MM事业。下午四点半赶到Cold Spring(冷泉镇),行程一百三十六公里,一个人霸占了农业部的双湖露营区(DOUBLE LAKE CAMPGROUND),营位就在双湖的沼泽边。BIG THICKET不愧为大丛林,这里真是野得可以,半夜不时听到野兽大声吼叫,不过心里并不害怕,只要不跑出个逃犯,总觉得野兽比人好对付。

十九日大早(D56),一头钻进浓雾之中。浓浓的大雾就像牛奶一样黏乎乎,不时要用手抹去眼睫上凝结的雾珠。雾中的太阳朦朦胧胧,失去颜色的田园就像一幅写意水墨画,在城里是看不到大自然的这幅杰作的。当天的路不好走,149公路一坡接一坡,我也只好上车又下车,就这样也赶到了一百二十四公里外的Navasote。想找地图上标示可以露营的市政公园,一直问进警察局都没人晓得,只好骑着车慢慢溜。在市郊竟发现一个小公园,有一块牌子写着「露营」,这里没人管,公园厕所也关闭了,幸好有水可擦汗,当晚就在公园厕所旁的一堵矮墙里露营。半夜,一篱之隔的高尔夫球场放狗巡逻,大概嗅到我这不速之客,在篱笆边上不停狂吠。总觉得此地不妥,睡不踏实,凌晨五时摸黑撤营。才骑出十分钟,就发现了路边的露营区,原来昨晚看到的露营牌子,就是指这个营区。但那个牌子的提前量也太大了,害得我在那附近找了半天都不得要领。

一上路(D57)就开始下雨,在105公路上还是顺风,当拐入390公路时成了致命的逆风,路又破又陡。豪雨、顶风、破路、陡坡——骑车的四大煞星都给我同时遇上了,真是一个倒霉的日子。一路咒骂得州公路局,一路埋怨老天爷,骑了一百三十公里闯入了La Grange市一家印度人开的廉价汽车旅馆。浑身上下湿个精透,鞋子里全灌满了雨水,又冷又累,打开房间的电热炉,脱个精光,扑到床上昏昏入睡。遭了这么大的罪,当然要在吃上补回来啦,醒来洗个澡,骑车到市区买了两罐啤酒,一只得州烤鸡,回到旅馆自斟自饮。得州烤鸡名不虚传,外脆里软,味道特别香浓。各位看驴,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在路上干了好几次烤鸡了,心想这头驴还挺腐败的,还说国内的驴腐败。其实烤鸡在美国是最基本的“穷人”食品,一只不过四元,相对来说蔬菜就贵得多了。可以算一笔帐,一磅鸡腿六十美分,你一顿还吃不完,但一磅带叶蔬菜多超过一元,还有二元多的环保菜,你一顿还不止吃一磅,看来吃蔬菜才算是腐败。

经与旅馆老板了解,知道La Grange的单车店也关闭了,最近的修车店只在一百二十五公里外的奥斯丁才有,研究地图后,决定放弃得州余下的路程,直奔奥斯丁的单车店。

第二天(D58)选择去得州首府奥斯丁,在地图上,这是一条支路。得州公路真不敢恭维,就算是州公路也全是麻子脸,骑在通向奥斯丁的71号公路的路肩上,手颠得发麻,只好不时骑出路中心有汽车压过较平滑的路面。一辆警车驶过来发出警告:单车不能骑出路中心。我连连答应会在路肩上骑,待警车一走,还是经不起颠簸的路肩而不时窜出路中间。这位老兄看准我会再犯规,竟在前面一下坡路口打埋伏。下坡速度快,路面不平就更颠得厉害,看看后方没有来车,也就拐出路中间。等我冲下坡发现警车时,罪行已经难以掩饰。警察鸣笛将单车拦下,心想这次可能要吃罚单了,幸好刚才的路肩上有一条破车胎,我指着黑乎乎的破胎辩解说被挡了道,所以才绕出路中间。这位仁兄还算网开一面,见一位中国人单骑游美不容易,接受了我的辩解,掏出的本子又放了回去,只是再次口头警告。而我也老实了,一直到奥斯丁也没再犯规。

下午四时到奥斯丁青年旅舍。旅舍地处科罗拉多河形成的小湖畔边,十分幽静,而离开市区又不太远。五时才办入住手续,有时间慢慢欣赏旅舍的精心布置:这里的休息厅装饰很考究,备有大量的旅行参考资料书籍和一架大钢琴。大厅另一头的大圆桌子上行走着一列会鸣笛的火车,大门口和大厅顶部悬挂着万国旗,欢迎各国的青年朋友。正中的一面正是咱们的五星红旗。

办入住手续时,旅舍职员崔尔告诉我,我是第一位入住的中国人,真感荣幸。知我是广州人,崔尔拿出一本世界地图,找到中国广州市,让我在上面签名。这本地图册很多国家的页面都签满了名,唯独中国一页只有我的签名。旅舍宿费十五元,我没有证,加了二元。然后崔尔为我办了一张旅舍证,以后住宿还可再省附加费了。

晚饭到厨房里煮面条,看到了一大筐注明免费的各式各样面包,我问崔尔,知道那是附近一个面包坊对青年学生驴的关照,每天卖不完的面包都送到青年旅舍。

昨晚房间里有人打呼噜,震山价响,一夜没睡好,这是住青年旅舍避无可避的恐怖经历,以后上路我想应该再备一付耳塞。次日(D59)上午到邻近的一家单车店修车,老板认为轮胎可以再用,换了可惜。他把前后轮胎掉换过来,调较了前后轮钢丝、刹车和曲柄。老板赞赏一位中国小子单骑游美,执意不收费,连贴士也不要,说让我留在路上用。

旅舍上午十一点关闭每间客房,下午五点才再打开。修完车就在附近逛了逛,然后回旅舍客厅看书。管理员特利是德裔,性情豪爽,还是做菜好手。晚上做了一大盘「死不给你」请我吃,味道与我第一次在湖城旅游车上吃的迥然不同,好像墨西哥菜风味。大厅正在举行一个音乐会,几位当地的青年歌手弹着钢琴,低声吟唱,轻柔曼妙,我认为很有专业水准。这家旅舍是当地青年BAND(乐队)的聚会点,隔三岔五,旅舍的驴们都有机会欣赏免费音乐会。

这时特利过来为我介绍一位女孩子,她的脸部轮廓就象雕塑般流畅,金发碧眼,肌肤雪白透亮,简直就是一尊活生生米罗的维纳斯,用惊见天人来形容我当时张口结舌的表情不为过。她是特利刚上大学的女儿,叫WILLOW(柳),玉树临风,真是人名相映。我也知道刚才太失态了,窘得满脸通红。

在奥斯丁,我不打算再骑一天回头路接回单车地图所标的主线了,决定乘火车到El PASO,接地图的下一站。二十三日(D60),到火车站买票。按照地图标示,走了一个小时十五分到了火车站的位置。一个州府的火车站,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比较有规模的,比如广州火车站,有巨大的候车室和广场。但在那条路上来来回回找了个遍,没有发现任何火车站的迹象。问了好多人,直到一个市政工程的主管指点,才知道火车站的下落,竟然就在我身后不远处,那座象一家麦当劳店模样的小房子!

买好票,步行十五分钟就到了市中心——六大道和国会大道交汇点。先到州府参观,大圆顶外观有点象华府的国会山庄,内部保留了大量早期的办公用具和布置,要详细介绍起来一匹布那么长,有灌水的嫌疑,两句带过算了。得州艺术馆也在附近,而国会大道两边的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还保留了很多老字号,漫步其间,很有古韵。

《麦琪的礼物》你看过了吗?说的是两年轻的穷夫妻在圣诞节互送礼物,妻子剪掉一头瀑布般的秀发换回丈夫心仪很久的金表链,而丈夫正好卖掉了家传几代的金挂表换回妻子心爱的套装梳子,结果......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小说作者是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短篇小说王欧亨利,他的故居就在国会大道与五大道的附近。安安静静的小屋里只有我一个访客,抚摸着欧亨利写作的桌子,感受着他的天才和同情心,总在想,伟人和名人有些什么特别的秉赋,能在百年后让现代人感触到呢?哈,真是一头野心勃勃的驴啊。

管理员是欧亨利研究专家,临时在当义工,和她聊起欧亨利在中国读者的地位,她十分感慨,我答应回国后要寄一套中文译本的欧亨利小说集给她。这位专家的感慨是有原因的。当我走回六大道时,和一家从墨西哥来的游客再次碰面,先前在州府参观时,他们帮我拿相机。聊起景点,我介绍他们去参观欧亨利故居,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对我说:你喜欢欧亨利!?为什么?O'HENRY,SO SO。

久闻墨西哥餐大名,下午回旅舍,到附近一家墨西哥小餐馆尝鲜。门口招牌上画着一只巨大的红辣椒,写着大大的HOT,我想这应该是一家正宗的餐馆,因为里面的人,包括侍应和客人都惊讶地望着我,而且没有人会讲一丁点英文。在嘻皮笑脸中一通指手画脚,开始大嚼特嚼。自助餐更合我意,连来三大盘,每个菜式都尝遍,味道比较特别的是香料浓烈,但没有想象中那么辣,或者说根本不辣。

晚上回旅舍,特利再做了一顿「死不给你」,邀我和全体旅舍职员一起用餐,我成了最特殊的住客了,就因为我是中国人。

二十四日(D61),圣诞节前夜,要乘火车西进,早上办理退房手续,将最後一份礼物(京剧面具泥塑)送给了特利的女儿Willow,忍不住当面告诉特利,说他的女儿非常非常美,特利说:当然,象她妈妈。哦,怪不得特利那么自豪。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0 | 只看该作者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三——山村女侠
每头驴都能体会到旅行的美妙:漫步名山大川赏心悦目,游访名胜古迹见多识广,途中交友更是人生乐事,但有没有为疗伤而出游的呢?

二十四日(D61)一早,一位面容憔悴的青年入住青年旅舍,当他安顿好的时候,旅舍照例在十一点关房门,年轻人只好出门。我乘的虽是晚上九点的火车,这时也只得出门,我们正好同路。年轻人叫大卫,我整个白天反正无所事事,极力推荐他徒步到市区参观州府。我推车陪他,边走边有一搭没一搭地乱侃。大卫突然问我:你知道AIQING吗?
“什么?”
“AIQING!”
我猜到了,他说的是中文“爱情”二字,这个古怪的发音我在圣奥古斯丁青年旅舍就听过。
“爱情是一把剑,一把伤人的剑。”他喃喃地自言自语。

大卫很英俊,有那种被戏称为ASS FACE的下巴(直译这个词不太雅,就是那种下巴尖尖而中间分沟的尊容,好莱坞俊男典型特征),他住北部的密歇根州,和女友关系破裂,准确地说是被甩了。破碎的心无法再面对伤心地,乘灰狗几天几夜直落南方。

中午,在国会大道一家餐馆,我们各叫了一套快餐,大卫还买了一份报纸看招工栏,说是要在奥斯丁找工作,住一段时间,看来他伤得不轻。说中文安慰人都叫我为难,更别说用英文了,只会拿出一瓶万花油给大卫搽,他感冒了。吃完饭,我们各走各路。

在广州街头,一个游客很快就会淹没在人海之中,但奥斯丁街头渺无人迹,陌生人闲逛很招眼。下午四点,在火车站附近被一个彬彬有礼的加勒比海流浪汉缠上了。他没有向我乞讨,而是大侃革命历史和道理,从列宁、斯大林、捷尔任斯基、齐奥塞斯库、铁托,到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从第一国际、布拉格之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什么都知道。他自称原来是一家报社的编辑,我猜他是社会主义者,而他说是民主主义者。就这样一直侃到火车要来了,他才说他几个孩子正在挨饿。

一觉醒来,火车正在百里无人烟的壮观荒漠地区奔驰,我明白我铸下了大错,这本来这是我骑车游美最值得骄傲自豪,从而可以大书特书的一段行程,就在我眼前飞驰而去。当初不就是冲着这荒野来的吗?对于日夜企盼自虐的驴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捶胸顿足亦晚矣,看来要到骑车阿里的时候才能一雪此耻。

二十五日(D62)黄昏,火车驶近埃尔帕索(EL PASO),漫山遍野白雪皑皑,我的羽绒衣早已精简回家了,身上只有一件抓绒衣,心中暗自叫苦。圣诞节夜晚,住进了市中心的青年旅舍。埃尔帕索是得州西南边缘的大城市,向西遥望新墨西哥州,向南跨一步就是墨西哥,可以免签过境一游,北郊依傍着风光秀丽的里奧格兰河(RIO GRANDE),气候较温暖干燥,是冬季旅游的首选之地,今年日本学生特别多,旅舍里听到的都是“嘎嘎”的日语。我的房间已有一位日本学生,乘圣诞节假期,从加州大学过来。可能是新生,英语马马虎虎,我们半斤八两的,还聊得挺有味。他问我为什么要骑车旅行,我说:不为什么,喜欢而已。他惊奇地说:中国也有不为什么旅行的人吗?!

埃尔帕索人口五十二万,比首府奥斯丁还多。该市算是一个历史古城了,那是一六八二年,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骚乱,将当地的西班牙移民驱赶到了PASO DEL NORTE河谷一带,难民依山傍河建立了新定居点,并以这条河名的缩写,命名了他们的新城市。这里时差比东部慢二个小时,我出走纽约以来,手腕上的手表一直没有调校过,二十六日(D63)十点钟走出大街时,天才刚放亮,行人寥寥无几。

按照青年旅舍提供的免费地图,在SANTAFE路看到了一连串很摩登的建筑——博物馆、艺术馆、历史馆、工艺馆和大剧院。市中心的高楼大厦哪个城市都是一个样,但埃尔帕索的民居倒挺有特色,Magoffin(马哥芬)故居博物馆是当地民居的代表作。马哥芬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开明政治家和殷实的实业家,一八七五年大兴土木建豪宅,外墙采用一种当地叫做adobe的泥砖(玩PHOTOSHOP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词),大门和窗户则是配合这种山形墙的三角楣饰,朴实而不失华丽,十分符合主人的身份。

该家族在这座豪宅一直住到一九八六年,才移交给市政府作为该市的历史故居博物馆。在会客厅墙上有马哥芬的画像,怎么就和博物馆年轻的女管理员那么相象?相问之下,果然她就是马哥芬的后裔。这幢豪宅现虽辟为博物馆,但可以出租开舞会,想想在这里举行婚礼舞会,该是多么浪漫。

与城市同名的埃尔帕索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以廉价商品和墨西哥小吃著称,游人摩肩接踵,这是我在美国大城小镇上第一次看到的景象,很亲切,就象在广州中山五路逛马路一样的感觉。大街尽头处是美墨口岸,游人只要出示护照,缴五毛钱,就可以过关。右边出关排成长龙,左边入关大包小袋鱼贯而入,这情形就象深圳过去的中英街,不同的是那厢过境去买洋货,这厢过境去买土货。

晚上回到旅舍,同房又多了一位全副摩托骑士服的日本小子。他叫广雅司,家住东京,是尼桑摩托车技师,计划单骑环球。他八月中旬从日本出发,取道加拿大进入美国,下一步将走南美,闯非洲,跨欧洲,最后环澳洲后折回日本,全部行程需时二年。他去年曾骑单车环日,所以我们聊起骑车经历一拍即合,十分投缘。

二十七日(D64)一大早,室友还在蒙头大睡,轻手轻脚把行装搬到楼下大厅装车,正要出门,广雅司睡眼惺忪下楼来送行。日本男人真的很重情谊,他还患着感冒,穿着单薄的睡衣在寒风里深深一鞠躬,目送我转过街角。

向西骑行,八点半踏进了新墨西哥州地界。料峭西风把乌云扫向德州,迎面一片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顶风疾行一百三十三公里,三点半赶到镭泉镇(RADIUM SPRINGS),路边的一片古堡垒废墟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FORT SELDEM(西尔登堡),关于堡垒的历史在这里恕难介绍,因为资料找不到了不知道塞在哪个角落了。从博物馆出来,天色已暗,就在附近的Leasburg Dam州立公园露营。营区没有灯光,天一黑就钻进睡袋,天还没亮就醒了,二十八日(D65)冒着零度寒风继续上路。沿着185公路骑出四十公里,到了HATCH才有机会在一家加油站的杂货店里喝上一口热咖啡。从纽约出来,一路上只是喝冷水,基本食品是面包和西芹,每天唯一的暖肚子的就是热咖啡。

185公路改为187公路,绕着里奧格兰河左右延伸,清冽的河水为粗犷的荒野添了几分秀气,景色的变化也增添了骑车的乐趣。中午赶到卡巴洛水库小憩,面对秀丽的湖光山色,白水面包足矣。

再上车时,152公路直奔山里,越走越荒,越走越陡,车子才推上山头,前胎又被路边的荆棘戳了个洞。日薄西山,四顾茫然,离晚上投宿点尚远,赶紧卸车补胎。骑近皇屯(Kingston)山势更险峻,气温更低,原以为南方不冷,寒衣早已寄回家了。

擦黑摸进皇屯,这是深山里一个没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踏着没脚积雪找到黑岭别墅(BLACK RANGE LODGE),应门的竟是一位俊美的东方姑娘,大家都楞了一下。姑娘高挑,清秀,一身短褂,束腰,长靴,好一个金庸笔下的江湖女侠。凭着三言两语,从她特殊的气质,我已经猜到她是日本姑娘了。果然,她叫田端。

当时又冷又饿,还是先进厨房里解决肚子问题为大。餐桌旁已有六、七个人在聊天,晚餐是米饭和红烧兔,我动手炒了一盘中式青菜,油香四溢,引得众人食指大动,话题马上转到中国风土人情。其实餐桌边的人都是附近的朋友,只有我一个是客人,其中有二个人还在九八年到过中国旅行。说说笑笑,感觉温罄就象在家一样,这也许就是B&B(BED AND BREAKFAST,一种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旅馆)优胜于其他旅舍之处了。田端姑娘会看一些中国字,当起了我的翻译。

床虽软和,但一夜辗转反侧。早早起床到厨房,与正在做早餐的日本姑娘聊天。田端姑娘家住东京,四年前参加一个日美交流计划认识了汤姆,嫁到皇屯。我很诧异她生长在大都会,何以安心异国偏僻山村的寂寞生活。田端姑娘笑答很不习惯,幸好丈夫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编了一本环保住房建筑杂志,她参与设计版面,总算可以排遣一些寂寞。田端姑娘指着后山说:“你攀上那座山还可以看到我”。

我要求给她拍一张照片,田端姑娘欣然同意,拿着我的单车手套,摆了一个日本舞蹈的姿势,好嫵媚。

出门了,田端姑娘问:在中国,男女可以拥抱么?答:不行。田端姑娘莞尔一笑:在日本也不可以,不过这里是美国啊。

平常上路前,怕丢三拉四,总要仔细检查行装,从没出过错。但给PLMM一个拥吻,魂都丢了,竟然忘了灌水。二十八日(D66)一出门,路况就如田端姑娘所描述的那样,足足十五公里的上坡,累得直喘粗气,口干舌燥,拿起水壶,一滴水都没有。想想当年红军爬雪山的榜样,只好吃路边比较干净的雪。

一路上,上完坡就是下坡,还没缓过劲,又是一个上坡,但在山里盘旋,风景非常美丽。八十八公里的行程有一半是在推车,那天下午四点半才到达目的地银城(SILVER CITY),住进了青年旅舍,宿费十二元,不贵,干脆就住两天。一来要好好休息一下,二来要有时间去备好食物,做好下站一百八十公里无人烟地带行程的准备工作。

青年旅舍只有两个房客,我和一个叫威尔的苦行僧。之所以这样称他,是因为第二天(D67)一早起床的时候,在黑咕咙咚之中,我看到他在打坐。吃完早饭,威尔打开了话匣,他说他是一个流浪汉,没有工作,一路走一路打短工,一边学习。他笃信上帝,渊博的知识,就象是天上知道一半,地下全知的人。我说我羡慕他的这种生活,他说:这很苦。

十点,威尔扛起他的背包,走了。

图为在新墨西哥州赶往皇屯的山路上。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0 | 只看该作者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四——绝顶迎新
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十二月三十一日(D68),专家担心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千年虫发作,将引发世界大混乱,此时此刻远离文明躲进深山老林,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地图看,当天的行程从银城(SILVER CITY)出发,钻进一百二十五公里之外的碧鹿山(BIGLUE MT)露营。地图还注明,银城以西是长达一百八十七公里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带,提醒骑车人备足粮水。

天还没亮,戴着头灯上路。在城郊沿着180公路推车爬上一个长长的大陡坡,回望山城,万家灯火与点点繁星浑然一体,难辨天上人间。翻过一个山头,之后的公路就如银城青年旅舍女管理员所描述的那样一路下坡,单车顺顺当当地溜出了四十公里。

拐入78号公路,先前偶尔还可看到的农舍也没了影,大片的荒漠一直连绵到天际。辽阔无垠的原野气象万千,瞬息万变。天空就象一块画布被疾风随意摆布着,看着的晴空,乌云刹时呼拉拉地压到头顶,雨点大滴大滴地砸下来,然而转眼间又被撕开一个口子,露出深蓝,泻出一缕金光,在远处的雨幕上画出絢丽的彩虹。雨洗大地,纤尘不染,飘泊不定的云朵成了印象派调色师,只用明暗交替,变幻出无穷对比强烈的画面。

行走荒原,四顾无人烟,极目处唯有天和地,一股豪情悠然而生,面对自然的无限,令人陷于空灵的境界,一下子就觉得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无足轻重;溶入无限的自然之中,还有什么人间凡尘琐事不能了结呢?

驴们都知道,旅行的结果不重要,享受的是过程。当你全身心拥抱着大自唬钌蕉袼韵云渖竺兰壑担皇且樵媚愕氖泳酰侵苯铀咧钅愕哪谛模苯诱鸷衬愕男牧椤U庵指惺埽谔ぐ钠岛突鸪道锸翘寤岵坏降摹?/P>

下午二点,跨过州界进入亚利桑那州的碧鹿山区(BIGLUE MT),五点赶到针眼关(NEEDLE EYE PASS)附近的黑风寨(BLACK JACK CAMPGROUND)露营。把这一串地名翻译成好象武侠小说的场景,有趣吗?这是骑在路上无聊中想到的。黑风寨是农业部管辖的一个免费露营区,无水无电,只有一个简易厕所。整个营区空无一人,已经习惯了单独扎营,不觉害怕,正好可以放纵自己,随着收音机里的迎新年倒数声,对着黑暗放开嗓子跟着喊。山沟万籟俱静,但愿喊声镇住附近的野兽,可别把野兽给招来了。

才合眼,就被帐顶滴滴答答的雨点声惊醒,赶紧钻出帐外架起雨蓬。哈哈,智者千虑,终有一失,就算是躲过了千年虫惹出的导弹危机,也躲不过老天爷的雨弹啊。阵雨过后,西风骤起,风入林海,松涛汹涌,帐篷犹如一叶扁舟涛中飘摇,一夜难眠。

天亮登上针眼关峰顶,险关果然气势不凡。居高西望亚利桑那州,晨曦下,岩山火红,断崖峭壁,乱云飞渡。78公路从峰顶一泻千里,直冲谷底,震魂摄魄。顷刻出山,世界如常,看来末日预言家们又在胡扯。78公路接191公路的路口见到新年的第一个人,“HI,HAPPY NEW YEAR!”

元旦(D69)那天,骑行一百单八公里,傍晚赶到疲马镇(PIMA),这是一个只有一千七百人,贴着70公路而建的小镇。一般的小镇人家,从圣诞节就开始装饰,门口上挂花环,门外的小花园里布置耶稣诞生之类的宗教故事,一直到元旦。但灰灰的疲马镇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

昨晚没洗漱,更没有睡好,又赶了百多公里的山路,人也象一匹疲马,心想新年也该住好点犒劳一下自己,谁知小镇上唯一的汽车旅馆关着门,老板不知去向,留下的联络电话也没有人接。临时改换其他宿营点,最近的也在三十二公里地外。暮色中气温急降,投宿无着,急得猛敲旅馆的紧闭的铁门,谁知却惊动了住在旅馆对门的一位老太,过来相问,知我是中国人,马上双手合十,邀我去她家喝杯咖啡,正中下怀。

老太独居,叫仙蒂,儿子在阿利桑那州北部打政府工,看墙上的照片相当英俊,女儿也很漂亮,嫁在邻镇SAFFORD,那是一个七千人的镇,我就是从那个小镇骑过来的。当我赞她的儿女又俊又美,老人眉开眼笑很自豪。她说爱任何人是她的人生宗旨,我看也是——墙上挂着耶稣像,柜里供着千手佛,门边还靠着一副印地安的什么神,不同的宗教在这里都可以和平共处,老太的博爱精神真不同一般。

一边喝着咖啡,吃着意大利面条,一边天南海北地闲聊。仙蒂性格很开朗,但也很急躁,穿着一套黑色柔道练功服(只是从衣服上一个大大的“柔”字估计的),说话一激动就象练拳似的比手划脚。我的英语太差劲,每当说了几遍我都听不懂,她就刮我的后脑勺。

一路上,我在鬼佬家里吃了三次意大利面条,第一次是在佛州湖城露营区里的旅行车(RV)上:第二次是在奥斯丁的青年旅舍里,特利还教我怎么做:第三次就是在仙蒂家了。我告诉她,吃了几次意大利面条,味道都不一样,她告诉我,“死不给你”风行世界,但各地的意大利面条做法都不同,风味各异。之所以都叫Spaghetti,是因为基本的材料---意大利面条和番茄酱没变而已。这就象我们的饺子,原产北方,现在闹得全国都是,里面的馅五花八门,只要有那个形状,就都叫饺子了。

看到驴坛上讲FB和MM的帖子很受欢迎,特将从奥斯丁青年旅舍学来的德州风味(实际上是墨西哥风味)意大利面条介绍给各饕餮驴:
材料:意大利面条,碎牛肉,番茄酱(整个番茄也可,煮的过程中就会烂了),蘑菇和洋葱(均切碎),蒜粉,黑胡椒,牛至(oregano),墨西哥红辣椒粉(chili,可能就是红色的灯笼辣椒,不太辣,切不可用中国的红辣椒粉,那可就辣死人了)。
做法:先用橄榄油爆碎洋葱,加入碎牛肉炒,然后放入番茄酱和蘑菇一起煮,再加适量蒜粉,黑胡椒,牛至和CHILI粉,煮二十分钟即成(怕太酸可加点糖)。最后将意大利面条用水煮十至十五分钟,捞起拌上做好的酱料即可。剩的可放在冰箱,吃时微波炉叮一下,味道不变。

我回到家后自己做了好多次,受到仙蒂的启发,将牛肉块和马铃薯红罗卜煮的汤渣拌到上述的酱料里,味道更对中国人胃口。

晚上十点,对门旅馆还没动静,仙蒂主动让我在她家留宿。但首先约法三章:NO WINE,NO DRUG,NO SEX(无酒、无毒、无性)。你看,美国人多么直截了当。

图为在针眼关远眺亚利桑那州。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1 | 只看该作者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五——流浪之家
   美丽的地方,总有神奇的传说。据地图记载,在疲马镇往前百多公里的GLOBE市附近的山区,有一个关于“迷失的荷兰人宝藏”(THE LOST DUTCHMAN MINE)的传说。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一个叫华尔兹的德国人(并非荷兰人),根据古老的神话在山里发现了大量黄金,他每次一走进巨大的山谷就无影无踪,几个月后,带着黄金再出现在凤凰城的酒吧里。然而,很多人循着他的路线进山寻宝都一无所获。1891年他死了,临终前说了一个迷惑了寻宝人整整一个世纪的迷语:面对宝藏有块巨石,如果你走过三座红色的小山,那就太远了,太阳落山的光线照在黄金上面,爬上藏宝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织针的标志。

   新年第二天(D70),我就要走进藏宝之地GLOBE。是日凌晨乌云蔽日,寒风刺骨,只有一件抓绒衣和风衣难挡严寒,双手冻得发麻,只好轮流插入胸前保暖。没骑多远,雨就下来了,越下越大,鞋子很快灌满了水。驴们常说自虐,我想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70公路在疲马路段还很平坦,但进入桑卡洛斯印地安人保留区(SAN CARLOS INDIAN RESERVATION)后,就开始随着山势而起起伏伏。在山脚还是瓢泼大雨,上到山顶竟都变成鹅毛大雪,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拳头般大的雪块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生疼。路上几乎没有车,荒山冒雪骑单车确实会令人担心出意外,一辆巡逻警车从后面追上来拦住了去路,警察下车问我要不要帮助。那是一个印第安人警察,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真有一种同胞的亲切感觉。我比了个OK的手势,但这位老兄还是不放心,警车仍若即若离地在我身后转悠,一直把我送出他的辖区。

   中午,到了70公路在桑卡洛斯河边与170公路交汇点,这里有一家印第安人开的杂货店,屋檐下坐着一溜男女老幼,十分惊奇地看着一个与他们“相似”的外人走进他们的圈子。到店里要了一杯热咖啡和热狗,一咕噜全倒进冰冷的肚子里,缓过了一口气,才能回答售货员的问话。当然,一个从纽约翻山越岭到桑卡洛斯的单车手,总会叫人大吃一惊的,女售货员夸张地惊叫一声:YOU''''LL KILL ME。“英雄的故事”马上传扬了开去,当我骑上车,再次冲进风雨中的时候,屋檐下的一众“同胞”朋友齐齐为我鼓掌,大声喝彩。

   下午三点已骑行了一百一十三公里,离目的地格洛博(GLOBE)市还有十六公里,雨势稍减,但顶头风吹得雨衣嘩嘩作响,推车前进都十分困难。一位住在格洛博的白人中年司机停下车来,表示要带我一段路。他把我带到格洛博市的灰狗站前,告诉我,气象报告说第二天的风雪更大,而且山路又陡又窄又滑,十分危险,建议我乘灰狗到下一站凤凰城。但当天的灰狗都已错过,而知道我第二天还是要坚持骑车,他竟一挥手说:那我们现在就去凤凰城。

   从格洛博到凤凰城还有一百二十公里路,车一出格洛博,路况果如司机所描述的那样,60号公路在陡峭岩壁的夹击之下又陡又窄,没有路肩,而且交通很繁忙,路中间汽车行走的地方已经铲过了雪,但路边上满是冰雪,骑车的话确实是比较危险的。汽车开足暖气飞驰,湿透的衣服烘起了阵阵白雾,筋疲力尽的我看着窗外闪过的冰天雪地,感激之情真不知如何表达。两个月骑车旅行所到之处,美国人乐于助人的美德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CLAY POOL和SUPERIOR之间的路段风景十分秀丽,司机特意将车速稍稍减慢,指给我看最美的景色。汽车在错落有致的悬崖峭壁之间穿行,飘飘然地,我感到仿佛是在一座假山盆景中盘旋,又象是徜徉在苏州狮子林的迷宫里。掠过车窗的红色山头肯定超过了三座,不知道哪一座隐藏着荷兰人的宝藏,如果真的发现了“织针”,恐怕我只能望宝兴叹,没有一丝力气爬上笔直的悬崖绝壁。

   汽车一出了SUPERIOR,眼前豁然开朗,一马平川代替了崎岖山路,艳阳蓝天赶走了雨雪阴霾。黄昏时分找到了凤凰城唯一的青年旅舍,司机还要马上赶回去格洛博,我付给司机四十元,还有更多更多的感谢。他没有推让,这也是我喜欢的直爽性格。凤凰城青年旅舍HI-PHOENIX-METCALF HOUSE的宿费是十二元,那是一户两层住家改建的旅舍,楼下前半部分是聚会厅和厨房,后半部分是女生宿舍,二楼一层都是男生宿舍。聚会厅的门框上贴满了各国旅行者留下的纸币,亚洲国家有日本、大马和韩国的,遗憾的是找不到中国钱币。我身上没有带人民币,但我告诉老板娘,回去后要补寄一张人民币贴到门框上,以示这家旅舍住过中国人。

   为何很少中国人住青年旅舍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一位从加州过来,主修社会学和哲学,自称结识不少中国朋友的大胡子白人学生杰尔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种族的恐惧,对西方文化的抗拒,以及对公益活动的漠视。别以为我竟然懂那么多社会学单词,全都是那位发宏论的老兄不厌其烦地敲我的电子词典教我的,因为他那番话是冲我说的。

   西方学生一般都是独行驴,很少结伴出游。而中国人,我知道,一般喜欢和家人,朋友,或者跟团一起旅行,既然可以几个人住一间房分摊费用,当然选择旅店了,这样住的环境比青年旅舍要好,住宿费甚至比按人头收费的青年旅舍更便宜。至于中国人回避与外国人交往,多数是语言不通的障碍,并非出于种族恐惧,而且中国青年更不会抗拒西方文化。我告诉那位大发议论的老兄,中国老百姓知道的美国文化比美国人知道的中国文化要多得多。

   在美国,媒体很少中国的新闻,学校里也很少关于中国的课程。记得在南卡住教堂的时候,和RANDY读高中的儿子聊天,他竟然不知道中国在哪里。途中接触到的美国学生,在他们的地理印象中,中国就是台湾和香港。我很后悔没有带一张中国地图在身边,只能打比方告诉他们,中国象是一只大公鸡,台湾和香港是大鸡腹下的鸡蛋。但不要以为在美国关于中国的资讯会很贫乏,对于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而言,不管是社会文化的还是经济军事的、不管是古老的文献或是刚发布的政策,中国的资料都非常丰富,那都深藏在图书馆里面。深藏的意思不是指保密,而是说一般人不会去找来看。

   第二天(D71)一早出门,骑车在市区里闲逛。到单车店买了一付备用的内胎和一双单车手套,原来带出来的手套是一双很便宜的化纤手套,经不起恶劣环境的考验,已经皮开肉绽了。凤凰城是亚利桑那州府,除了市中心商业区的摩登建筑外,没有很特别的景点。

   四日(D72)七点半继续上路,沿着七大道向北,一路都是在三米宽平直的人行道上骑行。四十八公里后出了郊区,荒野中出现了稀稀疏疏的仙人掌,路边一棵高达五、六米的仙人掌,也许是亚利桑那州花的萨瓜罗仙人掌吧。74号公路平直,路肩也宽,蓝天白云,心情轻松,下午四点已经骑了一百二十六公里,到了有四千人口的维肯堡(WIKENBURG)。这里是60、89、93等几条重要干道的汇合点,60公路去罗省,93公路去拉斯维加斯,都是交通繁忙的公路。晚宿路边的露营区(AZTEC RV PARK),看名字就知道是旅行车的专用营地。

   五日(D73)离开维肯堡,沿着60公路在两列群山之间狭长的谷地骑行,山风凛冽,但冬日的太阳晒在身上还是暖烘烘的。公路平直宽广,轻轻松松就滑出了一百零四公里地,当公路钻进不算陡的WINCHESTER峰,就看到了预定要投宿的希望镇(HOPE),流浪之路营地(RAMBLING ROADS RV PARK)就在镇外60和72公路的交汇点上。这是一个大型的旅行车停泊营区,一眼望去足有百多辆。营区入口处的沙地上,孤零零停着一辆颓败的古马车,就是在好莱坞西部电影中那种在荒漠中摇摇晃晃,常被强盗打劫的客邮马车,垂下的辕子旁边躺着一付马的干枯尸骸——就象一座旅行者的纪念碑。流浪之路是多么悲伧,然而这条不归路上死里逃生的驴们,还是在走着。

   休闲室大厅里打牌聊天的全都是老人,他们退休后,买辆生活设施齐全的旅行车,夫妻俩开着车遍游各地名胜古迹,在营地里结识新朋友,晚年生活充实又惬意。营区的每个营位都配有信箱,方便营友联系家人和朋友,看到邮递员在信箱前派信派报,恍惚就象住在市区的公寓里。

   这里的帐篷营地收费相当便宜(每晚七元五),又有温暖明亮的休闲厅,遂决定多住一天写稿,没想到恰好碰上营区组织的凑份子聚会(Potluck PARTY ),当一位名叫“牛仔”的管理员知道我从纽约骑单车而来,十分兴奋,当即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餐。这是美国一种经常举行,联络感情的聚会形式。一般是在某个人,或者是社区的提议下举行午餐会或晚餐会,参加聚会的每个人都带一个菜或者一种饭后甜食来凑份子。主人除了为聚会提供场地外,也要准备一个菜,或买一些饮料。在Potluck PARTY上,大家热热闹闹,又能够尝到许多不同的食品,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活动方式。

   走进聚会大厅心里有点怯,别人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食品请众人分享,而我则是两手空空来白吃。“牛仔”是主持人,一身牛仔打扮,风趣幽默,一看就知是团队活动的搞笑好手,他把我拉上舞台,把一顶牛仔帽扣到我头上,向营友介绍骑单车游美的中国特别客人,全场一片掌声雷动。热心的老人马上帮我拿来碗碟刀叉,介绍满桌的百家菜,自然而然我就融入这个友爱的大家庭。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1 | 只看该作者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六——我想回“家”
这是单车游美游记的最后一篇,在纽约一家中文报纸上发表时的题目是《倦鸟归林》,但这并非是我停止单车环美计划的真正原因。(原文囿于版面所限,写得很精巧,发到驴坛的游记经过扩写,补回原来省略的日子和细节,篇幅增加了一倍多)

在这最后的路段里,我遇到了多姿多彩的地貌——高原、台地、荒漠、沙漠、石峰、峡谷以及明媚的海岸。

七日(D75)披星戴月地离开流浪之路营地,清晨寒风刺骨,在鱼肚白晨曦的半明半暗中,60号公路从两列山脉中间的荒漠中,一条直线地指向遥远的瓜达鲁普峰(GUADALUPE MT)。四野静寂,没有一丝骚扰,心灵静寂,没有一毫杂念,啊,只是在享受,享受着明暗交替前夕的静寂~~~~~~~~当左侧山峦现出一抹玫红,我捕捉到了太阳露出的第一缕金光。

时近中午,接上10号高速公路后,很快到了QUARTZSITE。小镇非常热闹,一个博览会即将开幕,游客云集,遂决定拐进去逛逛。那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古董博览会,第二天才开幕,但小摊贩已经摆开了架式。如果是邮展,可能我会逛一整天,但对西方古董没有任何概念,溜了一圈没意思,到镇中的麦当劳解决肚子问题。拿着薯条可乐刚落座,一位自称是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MM过来聊天,她可能是副刊的记者,对“玩”很敏感,一看到我的单车装备,就知道有料了。和MM记者合影了几张照片,也不知道登上那张世界著名的报纸没有。

加州遥遥在望。地图警告,虽然亚利桑那州允许在高速公路上骑单车,但加州警察将会对此发告票。为免惹麻烦,一踏上科罗拉多的州界桥,就下车步行过河。一过了桥,单车路线在桥头从10号高速公路马上就拐入右侧的HOBSON WAY(荷博森小道),桥端加州车辆检查站的警察看见单车友是一个奉公守法的好驴,很友好地挥手致意。再往前骑五公里就到了进入加州的第一个镇BLYTHE,镇中汽车旅馆竞争很激烈,最便宜的标价是十九元九十九美分。在美国,买什么东西的价格都会有九十九美分的尾巴,听说这是犹太人做生意的鬼点子。一般人看价不太注意零头,而且商家在标价时,整数写得斗大,零头的小字象只苍蝇几乎看不清,使人乍眼看到前面的整数便宜就以为赚了。中国人不笨啊,我所认识的朋友都会习惯成自然地自动把整数加一。当然,售货员会把一分零头找给你的,所以,《我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那歌在美国还有现实意义。

当天骑行了一百三十六公里,晚上在帕罗维德镇(PALO VERDE)附近的县公园免费营区露营。公园依傍科罗拉多河,芦苇连片,水鸟成群,落日溶金,景色绝美。

加州与纽约时差三个小时,太阳出来得早,六点半钻出帐篷天已大亮。从地图上看,八日(D76)的行程地貌变化很大,沿着78号公路,首先是一百零六公里的无人烟地段。当地治安警官昨晚就告诉我,前半段是连绵不断的荒芜丘陵,公路崎岖狭窄,有的路段没有路肩,要注意避让后方来车;后半段则是寸草不生的沙漠区,要多备水。荒漠地貌已看得多了,而沙漠风光倒是第一次领略,当起伏有致的月形沙丘出现在眼前,那富有韵律的流畅线条直叫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午拐入111公路,进入了加州富庶的农业区,规划整齐的农田和大片的柑橘园告诉我:有人家了。

傍晚到了SEELEY镇,看看里程计,竟赶了一百六十三公里路。SEELEY是一个只有九百人的袖珍小镇,在路边有一家超市外,就没有其他的服务设施了。按地图的指示,左转入S29县公路,沿着新河(NEW RIVER)往前骑了六公里,找到了RIO BEND RV RESORT RANCH(里奥弯旅行车休闲牧场),其实就是一个营区,名字起得挺有田园风味的。

出行的第七十七天(一月九日)可说是最累的一天。一上路就遇上了世界上最破烂的S80县公路,路面沥青完全龟裂,慢骑都颠得厉害,不得不下车推着走。这是一条基本废弃的公路,因为左侧不远处就是8号高速公路,但骑车人上不去啊。就这样半推半骑了三十七公里,到了奥科迪罗市(OCOTILLO)。地图说现在可以骑上高速公路了,因为前面翻过山口只有一条路,单车协会与州警协商,终可法外开恩。

上了高质量的高速公路,以为开始舒服行程了,没想到8号公路就象瀑布一样从山上挂下来。地图已经特意绘出了这段行程的高度表,SEELEY镇在海平面以下,山脚海拔也不足二百米,但笔挺挡在前面的IN-KO-PAH PASS(XXX关)的海拔高度达到一千二百二十米。推车是难免的了,没想到足足推了二十公里的盘山路,当看到JACUMBA镇第一家杂货店,就一瘫坐在店门口不动了。店老板是巴西人,知我“不远万里来到山区小镇”,逢人就宣传一番,吹得我象老白,结果每个客人离开杂货店都来向我打招呼。

下午拐入直通圣地牙哥的94号公路,虽然还在山里兜兜转转起起伏伏路不好走,但随着山势不断变幻的美景,也是对疲累旅人的最好补偿。走着走着心里就开始犯嘀咕,几乎每隔十分钟就有一辆警车驶过,怎么这么多警车在身边转啊?晚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帝王山露营区(MT EMPIRE RV PARK),这个荒凉的营区离开公路还要在泥路上七拐八弯地走三公里,里面只停泊了几辆旅行车。一位老太太看我在架帐篷,过来关照说这里露宿不安全。她指着山顶说:看到山顶上移动的灯光吗?
我答:看到了。
她说:知道那是什么吗?
我答:不知道。
她故作神秘地说:是边境巡逻队。山的那边就是墨西哥,晚上常有偷渡客翻山越岭过来,经常可以听到警报声和枪声的。

我这才恍然大悟,白天公路上频繁驶来驶去的警车是抓偷渡客的。虽然和老墨客无冤无仇,也不敢掉以轻心,睡前备好头灯和防狼剂,我可不想在即将完成第二阶段行程前夜遭遇不测。

枕戈待旦,夜里醒了好几次,干脆早早上路(D78)。昨晚老太说前面路口有警察设关检查行人证件,在博翠诺镇(POTRERO)果然遇到了检查站,见长长一列汽车排在闸口前,老老实实下车排在最后。闸口前的警察已看见了我,招手让我免检过闸。嘿,警察的眼力还不错,认得咱是驴,不是偷渡客。

94号公路一直都是在山里头转悠,沿途的风景也是非常的美丽,虽然JACUMBA的杂货店巴西老板早已告诫说弯多路窄视线不好,经常出车祸,幸好那天车不多。过了94公路与188公路会合处,路况开始明显恶化,坡陡弯急路窄,单车以68公里的时速疯狂下冲,直害怕单车受不了高速而突然解体。我占住路中间,根本不管后面是否有来车,因为稍一靠边,随时会冲下悬崖而“车毁人亡”。冲到山脚,回过头一看,后面静静地跟了一长串汽车,没有一声喇叭催促。

下午一时进入圣地牙哥,穿过市区,三点多才找到市场街(MARKET ST)的青年旅舍,顺利结束了单车游美计划的第二阶段行程。在圣地亚哥有三所青年旅舍,而这所正好在协会单车路线上,地处市中心,每房住六人,十六元一晚。

第二天(D79),到旅舍的厨房做早餐,看到聚会厅角落里有一个小摊位,一位老人每天在摊前做免费旅游咨询义工。他一生旅行,走遍世界各地,曾经两度到中国,足迹远达西藏。老人仔细分析了我的游美计划,认为如果继续行程,将会在三月份碰上西雅图的冬季绵雨阴冷天气,北上加拿大更不可能,而转回纽约,也会遇上中西部地区的早春暴风雪。原计划是和那几位老年同伴慢慢骑,大约三月上旬到达圣地牙哥,五月到西雅图,六、七月夏季穿过加拿大到阿拉斯加,然后在安哥拉治乘船回到西雅图,九月横跨中西部地区,十一月份回到纽约。行程的设计正好避开各种不利的天气因素,但由于同伴早早分道扬镳,独自骑车速度太快,行程几乎提前了两个月。

而对美国文化的肤浅了解,缺乏认同感,语言交流不畅,使我越发念着自己熟悉的祖国伟大历史,神奇传说和美丽的山山水水。我想访遍那五十六个兄弟民族,走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用熟悉的语言轻轻松松结识朋友,那种感觉真好。走遍世界也是我的梦想,但不必用这种方式耗费时间和金钱,花几个月半年的时间去猎奇就够了,我只想快点~~~~~~~~~~~~回“家”。

决定了第三阶段的骑车计划,只到洛杉矶为止。

十二日(D80)紧贴着太平洋海岸线骑行,S21号公路有如一条项链,把袖珍的海滩小镇象珍珠一样串起来,风和日丽,水天共色,海浪轻柔地涌上雪白的沙滩,那份温柔直教人流连忘返。中午,S21公路转入STUART MESA路,进入了潘德勒顿海军陆战队营区(CAMP PENDLETON MARINE CORPS RESERVATION)。哨兵见我没戴头盔,把我叫过去宣讲加州单车法。由于一路上太阳猛烈,我很少戴头盔,而戴有长舌帽檐的棒球帽挡阳光。其他州没有硬性规定,而加州的单车运动开展得很好,更重视骑车安全,所以严格规定骑车必须戴头盔。

我估计,单车探险协会(ACA)是很有面子的,在军事禁区里一条废弃的飞机跑道,特别开放给协会的单车友使用。一个人骑在几十米宽的水泥跑道上,轻松心情就象要起飞一样。由于第二天到罗省就要住到死党家里,到时可以尽情腐败,所以计划当晚在圣克莱门特州立海滩公园(SAN CLEMENTE STATE BEACH PARK)露营区露营。但直到天黑都没有找到方位,问了警察也不得要领,只好放弃,住进了圣克莱门特镇的汽车旅馆。

十三日(D81)转入1号公路,还是贴着海岸走。从圣地牙哥出来,两天走过的公路都一直紧贴海岸,平直宽广,视野开阔,一直到罗省全程设有三米的单车专用道。沿路遇到很多短途单车骑手,不时与他们边骑边聊,不知不觉进入了洛杉矶长滩,单车计程器在6638公里处嘎然而止。


加州一号公路紧贴着明媚的太平洋海岸。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2 08:22 | 只看该作者
后续故事也挺有意思
但我不胱判锤鎏樱皇窃谡饫锛蚵愿嫠吣恪?BR> 到了罗省后,就住在朋友家里,那是中学时的一个死党。他的小女儿给我颁发了一张奖状,是她自己画的,很创意也很搞笑。
当然就几芰耍荡盼胰ス渎奘〉木暗悖裁葱枪獯蟮乐嗟模焯煜鹿葑印N腋盏降氖焙颍硪桓鲈诼奘∧潮ㄉ绲奔钦叩闹醒Ю床煞梦遥簧习酰醴嗜踔唷W×怂奶欤负趺刻煲砸话醯乃俣瓤汲け臁?BR> 然后我将单车留在他家,乘灰狗到三藩市。在车上认识了一个上海的老太婆,她是一个浸信会教徒,我告诉她我在里士满教堂的奇遇,她说我还不是一个教友,因为浸信会有很严格的入教手续。她说那是牧师帮助我旅行的一种方法而已。
在三藩市住在的一个亲戚家里,出门逛景点就开车,什么金门桥啊,渔人港啊之类,肚子饿了就下馆子,继续腐败。
四天后,乘火车到芝加哥。美国火车座位很宽敞,人也少,一个人占两位,晚上可以打开放腿的侧板,简直就是一张床,列车员还拿张毯子和枕头过来。闷了可以到专门看风景的车厢去,那里的玻璃窗是落地的,椅子是对着窗口的,很惬意。火车穿过中西部,看着美丽的风景一逝而过,直想着骑车的奇妙。
在芝加哥也是住在朋友家里,由于他工作很忙,我的腐败气焰稍有收敛。自己坐BUS去逛景点——自然博物馆,水族馆,美术馆(不逊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市区的高楼大厦。但那里非常非常的冷,漫天大风雪,户外行动受到限制。
三天后,再坐火车回纽约,快到春节了。
从东岸到西岸之十五——流浪之家
   美丽的地方,总有神奇的传说。据地图记载,在疲马镇往前百多公里的GLOBE市附近的山区,有一个关于“迷失的荷兰人宝藏”(THE LOST DUTCHMAN MINE)的传说。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一个叫华尔兹的德国人(并非荷兰人),根据古老的神话在山里发现了大量黄金,他每次一走进巨大的山谷就无影无踪,几个月后,带着黄金再出现在凤凰城的酒吧里。然而,很多人循着他的路线进山寻宝都一无所获。1891年他死了,临终前说了一个迷惑了寻宝人整整一个世纪的迷语:面对宝藏有块巨石,如果你走过三座红色的小山,那就太远了,太阳落山的光线照在黄金上面,爬上藏宝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织针的标志。

   新年第二天(D70),我就要走进藏宝之地GLOBE。是日凌晨乌云蔽日,寒风刺骨,只有一件抓绒衣和风衣难挡严寒,双手冻得发麻,只好轮流插入胸前保暖。没骑多远,雨就下来了,越下越大,鞋子很快灌满了水。驴们常说自虐,我想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70公路在疲马路段还很平坦,但进入桑卡洛斯印地安人保留区(SAN CARLOS INDIAN RESERVATION)后,就开始随着山势而起起伏伏。在山脚还是瓢泼大雨,上到山顶竟都变成鹅毛大雪,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拳头般大的雪块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生疼。路上几乎没有车,荒山冒雪骑单车确实会令人担心出意外,一辆巡逻警车从后面追上来拦住了去路,警察下车问我要不要帮助。那是一个印第安人警察,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真有一种同胞的亲切感觉。我比了个OK的手势,但这位老兄还是不放心,警车仍若即若离地在我身后转悠,一直把我送出他的辖区。

   中午,到了70公路在桑卡洛斯河边与170公路交汇点,这里有一家印第安人开的杂货店,屋檐下坐着一溜男女老幼,十分惊奇地看着一个与他们“相似”的外人走进他们的圈子。到店里要了一杯热咖啡和热狗,一咕噜全倒进冰冷的肚子里,缓过了一口气,才能回答售货员的问话。当然,一个从纽约翻山越岭到桑卡洛斯的单车手,总会叫人大吃一惊的,女售货员夸张地惊叫一声:YOU''LL KILL ME。“英雄的故事”马上传扬了开去,当我骑上车,再次冲进风雨中的时候,屋檐下的一众“同胞”朋友齐齐为我鼓掌,大声喝彩。

   下午三点已骑行了一百一十三公里,离目的地格洛博(GLOBE)市还有十六公里,雨势稍减,但顶头风吹得雨衣嘩嘩作响,推车前进都十分困难。一位住在格洛博的白人中年司机停下车来,表示要带我一段路。他把我带到格洛博市的灰狗站前,告诉我,气象报告说第二天的风雪更大,而且山路又陡又窄又滑,十分危险,建议我乘灰狗到下一站凤凰城。但当天的灰狗都已错过,而知道我第二天还是要坚持骑车,他竟一挥手说:那我们现在就去凤凰城。

   从格洛博到凤凰城还有一百二十公里路,车一出格洛博,路况果如司机所描述的那样,60号公路在陡峭岩壁的夹击之下又陡又窄,没有路肩,而且交通很繁忙,路中间汽车行走的地方已经铲过了雪,但路边上满是冰雪,骑车的话确实是比较危险的。汽车开足暖气飞驰,湿透的衣服烘起了阵阵白雾,筋疲力尽的我看着窗外闪过的冰天雪地,感激之情真不知如何表达。两个月骑车旅行所到之处,美国人乐于助人的美德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CLAY POOL和SUPERIOR之间的路段风景十分秀丽,司机特意将车速稍稍减慢,指给我看最美的景色。汽车在错落有致的悬崖峭壁之间穿行,飘飘然地,我感到仿佛是在一座假山盆景中盘旋,又象是徜徉在苏州狮子林的迷宫里。掠过车窗的红色山头肯定超过了三座,不知道哪一座隐藏着荷兰人的宝藏,如果真的发现了“织针”,恐怕我只能望宝兴叹,没有一丝力气爬上笔直的悬崖绝壁。

   汽车一出了SUPERIOR,眼前豁然开朗,一马平川代替了崎岖山路,艳阳蓝天赶走了雨雪阴霾。黄昏时分找到了凤凰城唯一的青年旅舍,司机还要马上赶回去格洛博,我付给司机四十元,还有更多更多的感谢。他没有推让,这也是我喜欢的直爽性格。凤凰城青年旅舍HI-PHOENIX-METCALF HOUSE的宿费是十二元,那是一户两层住家改建的旅舍,楼下前半部分是聚会厅和厨房,后半部分是女生宿舍,二楼一层都是男生宿舍。聚会厅的门框上贴满了各国旅行者留下的纸币,亚洲国家有日本、大马和韩国的,遗憾的是找不到中国钱币。我身上没有带人民币,但我告诉老板娘,回去后要补寄一张人民币贴到门框上,以示这家旅舍住过中国人。

   为何很少中国人住青年旅舍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兴趣,一位从加州过来,主修社会学和哲学,自称结识不少中国朋友的大胡子白人学生杰尔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对种族的恐惧,对西方文化的抗拒,以及对公益活动的漠视。别以为我竟然懂那么多社会学单词,全都是那位发宏论的老兄不厌其烦地敲我的电子词典教我的,因为他那番话是冲我说的。

   西方学生一般都是独行驴,很少结伴出游。而中国人,我知道,一般喜欢和家人,朋友,或者跟团一起旅行,既然可以几个人住一间房分摊费用,当然选择旅店了,这样住的环境比青年旅舍要好,住宿费甚至比按人头收费的青年旅舍更便宜。至于中国人回避与外国人交往,多数是语言不通的障碍,并非出于种族恐惧,而且中国青年更不会抗拒西方文化。我告诉那位大发议论的老兄,中国老百姓知道的美国文化比美国人知道的中国文化要多得多。

   在美国,媒体很少中国的新闻,学校里也很少关于中国的课程。记得在南卡住教堂的时候,和RANDY读高中的儿子聊天,他竟然不知道中国在哪里。途中接触到的美国学生,在他们的地理印象中,中国就是台湾和香港。我很后悔没有带一张中国地图在身边,只能打比方告诉他们,中国象是一只大公鸡,台湾和香港是大鸡腹下的鸡蛋。但不要以为在美国关于中国的资讯会很贫乏,对于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而言,不管是社会文化的还是经济军事的、不管是古老的文献或是刚发布的政策,中国的资料都非常丰富,那都深藏在图书馆里面。深藏的意思不是指保密,而是说一般人不会去找来看。

   第二天(D71)一早出门,骑车在市区里闲逛。到单车店买了一付备用的内胎和一双单车手套,原来带出来的手套是一双很便宜的化纤手套,经不起恶劣环境的考验,已经皮开肉绽了。凤凰城是亚利桑那州府,除了市中心商业区的摩登建筑外,没有很特别的景点。

   四日(D72)七点半继续上路,沿着七大道向北,一路都是在三米宽平直的人行道上骑行。四十八公里后出了郊区,荒野中出现了稀稀疏疏的仙人掌,路边一棵高达五、六米的仙人掌,也许是亚利桑那州花的萨瓜罗仙人掌吧。74号公路平直,路肩也宽,蓝天白云,心情轻松,下午四点已经骑了一百二十六公里,到了有四千人口的维肯堡(WIKENBURG)。这里是60、89、93等几条重要干道的汇合点,60公路去罗省,93公路去拉斯维加斯,都是交通繁忙的公路。晚宿路边的露营区(AZTEC RV PARK),看名字就知道是旅行车的专用营地。

   五日(D73)离开维肯堡,沿着60公路在两列群山之间狭长的谷地骑行,山风凛冽,但冬日的太阳晒在身上还是暖烘烘的。公路平直宽广,轻轻松松就滑出了一百零四公里地,当公路钻进不算陡的WINCHESTER峰,就看到了预定要投宿的希望镇(HOPE),流浪之路营地(RAMBLING ROADS RV PARK)就在镇外60和72公路的交汇点上。这是一个大型的旅行车停泊营区,一眼望去足有百多辆。营区入口处的沙地上,孤零零停着一辆颓败的古马车,就是在好莱坞西部电影中那种在荒漠中摇摇晃晃,常被强盗打劫的客邮马车,垂下的辕子旁边躺着一付马的干枯尸骸——就象一座旅行者的纪念碑。流浪之路是多么悲伧,然而这条不归路上死里逃生的驴们,还是在走着。

   休闲室大厅里打牌聊天的全都是老人,他们退休后,买辆生活设施齐全的旅行车,夫妻俩开着车遍游各地名胜古迹,在营地里结识新朋友,晚年生活充实又惬意。营区的每个营位都配有信箱,方便营友联系家人和朋友,看到邮递员在信箱前派信派报,恍惚就象住在市区的公寓里。

   这里的帐篷营地收费相当便宜(每晚七元五),又有温暖明亮的休闲厅,遂决定多住一天写稿,没想到恰好碰上营区组织的凑份子聚会(Potluck PARTY ),当一位名叫“牛仔”的管理员知道我从纽约骑单车而来,十分兴奋,当即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餐。这是美国一种经常举行,联络感情的聚会形式。一般是在某个人,或者是社区的提议下举行午餐会或晚餐会,参加聚会的每个人都带一个菜或者一种饭后甜食来凑份子。主人除了为聚会提供场地外,也要准备一个菜,或买一些饮料。在Potluck PARTY上,大家热热闹闹,又能够尝到许多不同的食品,真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活动方式。

   走进聚会大厅心里有点怯,别人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食品请众人分享,而我则是两手空空来白吃。“牛仔”是主持人,一身牛仔打扮,风趣幽默,一看就知是团队活动的搞笑好手,他把我拉上舞台,把一顶牛仔帽扣到我头上,向营友介绍骑单车游美的中国特别客人,全场一片掌声雷动。热心的老人马上帮我拿来碗碟刀叉,介绍满桌的百家菜,自然而然我就融入这个友爱的大家庭。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痒痒熊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21:29 | 只看该作者
那在中国的话就只能从南岸到北岸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路人88 发表于 2004-2-11 22:08 | 只看该作者
国内也有地方可以骑只是担心治安问题.

新浪微博达人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痒痒熊  楼主| 发表于 2004-2-11 23:01 | 只看该作者
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