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自行车

标题: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打印本页]

作者: konadbrgt    时间: 2008-5-10 04:02
标题: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Stephan Millyard 是一位DH的好手,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车,因为独一无二,是他的父亲为他设计制造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后悬挂只保留了左边的后立叉,并且是内传动。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这是Stephan Millyard 在NPS比赛中,第一个回转。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作者: caroat    时间: 2008-5-10 04:41
连链条都完全包裹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啊,如果车架外形再设计得更好看点,会相当不错的。

此外,图片显示不大明确,我觉得好像是URT结构,即(中轴在转点后),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接受的悬挂设计。也许是由于图片不清楚吧,希望转点和中轴1体的,那将是很完美结构传动设计。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解到就好。
作者: JBC    时间: 2008-5-10 05:07
标题: 回复: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以下是引用 caroat2008-5-9 20:41:18 的发言:
连链条都完全包裹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啊,如果车架外形再设计得更好看点,会相当不错的。

此外,图片显示不大明确,我觉得好像是URT结构,即(中轴在转点后),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接受的悬挂设计。也许是由于图片不清楚吧,希望转点和中轴1体的,那将是很完美结构传动设计。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解到就好。

被你发现了,转点和内变速箱(改装过的SHIMANO内变速)是一体的 如NICOLAI 因为内变速箱基本不允许轴距离有变化 所以都这样设计 链距离是不变的

盒状单边后叉不仅是整合整个传动系统……你知道吗?那个后叉里是灌油的,自润链条……

为什么能设计成单边?碟片是装在架子上的,猜想花鼓是通过特殊的连接和轴承系统连接到架子上

整个车架子可以通过转点对折,方便携带。

在PB有详细介绍http://www.pinkbike.com/news/allen-millyard-part-1-2008.html
E文好的TX可以仔细研究一下 这个车刚出来的时候我是相当欣赏,所以多少有仔细看过。
还有1代车 不是单后叉的 但设计已经很牛了。


作者: JBC    时间: 2008-5-10 05:08
标题: 回复: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以下是引用 caroat2008-5-9 20:41:18 的发言:
连链条都完全包裹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啊,如果车架外形再设计得更好看点,会相当不错的。

此外,图片显示不大明确,我觉得好像是URT结构,即(中轴在转点后),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接受的悬挂设计。也许是由于图片不清楚吧,希望转点和中轴1体的,那将是很完美结构传动设计。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解到就好。


2代车看不太明白?
结合1代车就明白了
你把整合的牙盘和内变速箱看成两个转点了,西西,那其实是一坨
目前还不打算量产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8年05月09日 21时10分15秒 编辑过][/COLOR][/ALIGN]
作者: 黑色跃马    时间: 2008-5-10 07:08
变速是靠那个变速箱吧
作者: caroat    时间: 2008-5-10 09:09
标题: 回复: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以下是引用 JBC2008-5-9 21:08:46 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 caroat2008-5-9 20:41:18 的发言:
连链条都完全包裹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啊,如果车架外形再设计得更好看点,会相当不错的。

此外,图片显示不大明确,我觉得好像是URT结构,即(中轴在转点后),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接受的悬挂设计。也许是由于图片不清楚吧,希望转点和中轴1体的,那将是很完美结构传动设计。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解到就好。


2代车看不太明白?
结合1代车就明白了
你把整合的牙盘和内变速箱看成两个转点了,西西,那其实是一坨
目前还不打算量产

[/quote]

这种车只需要单转点设计了,即便是URT也是单转点。

NICOLA的转点设计容易理解,而且直观,NICOLA是以上中心转点(变速驱动链条齿轮中心)一体作为转点的,不会造成由于行程动作导致后轴与转点出现轴距长短差异(但估计会影响长行程避震动作引起的传动小问题吧,也许骑行难以感受出来,或者忽略不计,毕竟没试过,仅按结构猜测的)。除了这种设计,那只怕只有URT结构可以做到这点了,但URT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就是会影响悬挂效果(这也是主流悬挂系统淘汰URT的主要原因吧)。看了你给的资料,我想它除非吧牙盘中轴位置和转点重合,才能解决这点。看这车架转点位置设计好像是这么做的,应该是和中轴转点重合的。相当不错的设计,看来我估计得不错。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转点部分很粗壮,足够的距离和牙盘中轴重合,这样坐杆和中轴的距离始终不变,及不会影响避震性能。厉害,佩服~~~!!!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8年05月10日 01时11分19秒 编辑过][/COLOR][/ALIGN]
作者: konadbrgt    时间: 2008-5-10 16:44
二代车的资料我正在翻译,所以发帖的时候没有多说
作者: 无车者    时间: 2008-5-10 21:25
对我来说复杂了
作者: JBC    时间: 2008-5-13 05:09
标题: 回复: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以下是引用 caroat2008-5-10 1:09:25 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 JBC2008-5-9 21:08:46 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 caroat2008-5-9 20:41:18 的发言:
连链条都完全包裹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啊,如果车架外形再设计得更好看点,会相当不错的。

此外,图片显示不大明确,我觉得好像是URT结构,即(中轴在转点后),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接受的悬挂设计。也许是由于图片不清楚吧,希望转点和中轴1体的,那将是很完美结构传动设计。希望能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解到就好。


2代车看不太明白?
结合1代车就明白了
你把整合的牙盘和内变速箱看成两个转点了,西西,那其实是一坨
目前还不打算量产

[/quote]

这种车只需要单转点设计了,即便是URT也是单转点。

NICOLA的转点设计容易理解,而且直观,NICOLA是以上中心转点(变速驱动链条齿轮中心)一体作为转点的,不会造成由于行程动作导致后轴与转点出现轴距长短差异(但估计会影响长行程避震动作引起的传动小问题吧,也许骑行难以感受出来,或者忽略不计,毕竟没试过,仅按结构猜测的)。除了这种设计,那只怕只有URT结构可以做到这点了,但URT的缺陷是很明显的,就是会影响悬挂效果(这也是主流悬挂系统淘汰URT的主要原因吧)。看了你给的资料,我想它除非吧牙盘中轴位置和转点重合,才能解决这点。看这车架转点位置设计好像是这么做的,应该是和中轴转点重合的。相当不错的设计,看来我估计得不错。

另类左崽,Stephan Millyard 的DH车

转点部分很粗壮,足够的距离和牙盘中轴重合,这样坐杆和中轴的距离始终不变,及不会影响避震性能。厉害,佩服~~~!!!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8年05月10日 01时11分19秒 编辑过][/COLOR][/ALIGN]
[/quote]

对的
URT你站骑根本像没避震一样的,要它有什么用
作者: 蓝迪    时间: 2008-5-13 11:12
看不懂
作者: 骥涛    时间: 2008-5-21 22:55
o my god






欢迎光临 天空自行车 (http://www.bike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